24H直播

香港、英國曾有集合住宅大火 「煙囪效應」致滅火困難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香港火警觸目驚心,回顧過去幾年的歷史,原因或規模類似的火災,包含了1996年香港嘉利大廈大火、2017年倫敦的格蘭菲塔大火,以及上個月香港中環的華懋大廈大火。而這次火警的成因之一,香港常見的竹子鷹架也再次成為討論焦點。

香港一把惡火,令人聯想到2017年英國倫敦的「格蘭菲塔大火」。

這棟人口密集的集合住宅住了100多戶、600人,半夜有一台冰箱漏電走火,要命的是,正在整修的外牆使用了易燃的鋁合金隔熱板,火勢快速蔓延至其他樓層。最後造成72人不幸喪生,也是英國從二戰結束後最嚴重的火災。

格蘭菲塔住戶說道,「老實說,我甚至不敢確定,是否有一半的人有逃出來?有孩童在窗外,我人打開手機閃光燈求救,但消防車的梯子根本到不了。」

時任倫敦消防局長考頓表示,「如各位所見,這是一場空前的火災,在我29年任職倫敦消防局期間,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大火。」

導致格蘭菲塔滅火困難的原因之一正是「煙囪效應」,這是指戶內空氣沿著垂直空間向上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

更早之前的1996年,同樣在香港的嘉利大廈火警,也是因為「煙囪效應」導致火勢快速蔓延。當時這棟商業大樓正在整修電梯,焊接產生的火星點燃雜物,引發火災。

嘉利大廈形狀狹長有利熱空氣向上堆積,讓高樓層火勢格外嚴重。消防單位雖然出動直升機救人,最後仍釀成41死。

時任消防處副處長曾廣豫曾說:「我們到的時候很多人在等救援,包含在天台的,我們使用直升機救援。」

嘉利大廈因為電梯施工搭了「竹製鷹架」,也成為助長火勢的原因。最近的例子是在今(2025)年10月18日,位在中環的華懋大廈的棚架起火,建管機關還特別發出通告要求建商檢討鷹架的阻燃功能,不料才過1個月又發生更嚴重的意外。

竹子鷹架是香港傳統的施工用具,因為重量輕、成本低廉,更容易在狹窄的香港街道上運送,不只曾出現在許多經典港片當中,直到現在都還是廣泛應用在工地現場。

但是基於安全考量,香港政府今年曾經要求,所有公共工程必須有50%以上使用金屬鷹架。

竹鷹架技工黃志森表示,「當然就安全方面來說,竹子鷹架是比較短期性的材料,我是希望竹子與金屬能共存互補。」

當時推廣金屬鷹架的主要考量是施工安全,而不是防火性,也沒有完全禁止竹製鷹架。然而,在經過宏福苑大火的慘痛教訓之後,香港官方可能會考慮採取更嚴格的措施。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