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
-
歐超級高鐵中心「超迴路列車」 時速再突破朝載人目標邁進
|全球許多國家都正積極研發更省時、零污染、低耗能的新型交通工具。歐洲超級高鐵中心的超迴路列車,經過1年的努力,在420公尺長的真空管道,取得了時速85公里的新成績,接下來除了加速之外,還將朝載人的目標邁進。另一方面,最新統計顯示,具有61年歷史的日本東海道新幹線,2024年每日平均發車班次達到383列,密集度位居世界第一。
-
AI生成「鳥媽媽為雛鳥擋雨」影像 研究示警恐威脅生態保育
|環境刊登於《保育生物學》期刊的一篇最新文章指出,AI人工智慧生成的野生動物影像,可能扭曲民眾對生態的理解,甚至威脅保育工作。作者表示,許多社群使用者會藉由發布逼真、鮮明的AI動物影像換取點閱,但像「鳥媽媽為雛鳥擋雨」這類擬人化的描繪,反而容易讓觀眾誤以為動物帶有「母愛」等人類情感,進而曲解動物實際行為模式。
-
輝達新晶片售中須降規分紅美府 黃仁勳:若川普提出願接受
|文教科技AI人工智慧發展迅速,美國AI晶片大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表示,曾與美國政府討論,將新1代的處理器晶片「Blackwell」,以降低規格版本的方式,出口到中國。但他也表示,溝通需要時間,如果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繳納這筆貿易的分紅給政府,他也願意接受。
-
日傳統織布技術「西陣織」轉型 引AI設計圖樣打入年輕市場
|全球千年工藝也要跟上AI時代的腳步。日本傳統超過千年歷史的「西陣織」,因價格高、用途少,年輕人買單的不多。為了挽救這項古老技藝,有業者引進AI輔助設計圖樣,將傳統元素轉化為現代風格,打造出年輕人也能接受的日式新美學。
-
北京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閉幕 16國280支隊伍參戰
|全球中國北京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昨(17)日正式閉幕。4日的賽事有賽跑、武術、足球,甚至體操等複雜項目,但有機器人走樓梯時摔了個倒栽蔥,相當尷尬。不過現場工程師說,這些出錯都是起步階段的必經過程,對他們來說,這場運動會更像是蒐集AI數據的實驗場。
-
鴻海與東元以增資換股結盟 攜手布局全球AI資料中心
|產經東元電機與鴻海集團今(30)日宣布,將透過增資換股成為策略聯盟夥伴,有別於市場預期的電動車合作,雙方宣布將攜手布局全球AI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為全球客戶提供完整的資料中心模組化產品及機電工程服務,並強化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力,由於交易案還須向主管機關送件申請核准,順利的話今(2025)年第4季完成。
-
顧立雄明報告漢光演習檢討 教召將改「原兵歸原位」原則
|政治動員超過2萬名後備軍人的漢光41號演習落幕,國防部長顧立雄明(28)日將到立法院報告漢光演習檢討。報告指出,教召從明(2026)年開始將採「原兵歸原位」原則。另外在防禦部署手段,將規劃著重在「以火力取代兵力」。專家分析,例如無人機艦就是落實火力取代兵力的其中一種可能,不過重點在於是否有足夠預算支持。
-
全球首款華語AI醫療助理 工研院盼提升照護品質
|文教科技工研院今天發表,最新的AI人工智慧平台可以協助醫護人員從行政支援邁向臨床判斷,不僅可將文書作業時間縮短,也可降低離職率約50%到70%,而這也是全球首款專為華語醫療體系設計的AI醫療助理系統,未來將進一步推廣到全台醫療院所及長照機構。
-
英11年執行10萬人體掃描 揭人體衰老變化
|全球為了研究人類衰老的秘密,英國科學家們過去11年來,執行了1項「人體掃描影像計畫」,藉由蒐集10萬名志願者的腦部、心臟跟其他器官的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掃描資訊,深入探討人體隨著年齡增長的變化。目前已經進行超過10億次的掃描,堪稱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研究計畫。
-
數發部預告促創條例草案 盼主流AI模型納入台灣觀點
|文教科技為了因應AI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數位發展部預告《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草案,希望透過強化輔導與獎勵機制,促進資料創新利用以及AI發展,未來像是行政院所屬2級機關、縣市政府都須設立資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