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
-
熱浪來襲!──勞工、高齡長者如何因應高溫衝擊?【我們的島】
|環境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面對酷暑,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躲進冷氣房,當極端氣候已經成為常態,高齡長者、戶外勞工,這些特別容易受到衝擊的高風險族群,該如何因應?
-
風災後產生大量石綿瓦廢棄物 醫師:應視為公衛危機
|生活7月初的丹娜絲颱風,導致台南、嘉義等地許多使用石綿瓦的建築受損,石綿被國際癌症研究所列為一級致癌物,美國、日本等國家都有針對天災可能導致大量石綿廢棄物產生的情況,制定專門的法規或指引。國內也有醫師認為,這種情況應該視為公共衛生危機,事前擬定因應機制。
-
-
服用感冒藥、鬆弛劑恐嗜睡 交通部公布用藥安全駕駛指引
|社會交通部首度公布常見用藥安全駕駛指引,列出可能影響安全的藥物,像是部分感冒藥、肌肉鬆弛劑等,如果服用後可能會有嗜睡、頭暈等狀況,有藥師提醒,服藥的時機很重要,像是飯前降血糖藥,服用後就不宜立即駕駛。
-
民團指中學性教育教學指引有缺失 憂危青少年性健康
|生活教育部今(2025)年6月公布「中學全面性教育教學指引手冊」,但在台灣性教育學會和國教盟檢視後,認為手冊使用有性暗示的教學素材等重大瑕疵,可能危害青少年性健康,呼籲教育部立即中止錯誤的教學指引。
-
8縣市熱傷害風險時數增52天 環團籲積極減碳勿偷走孩子童年
|環境除了高齡族群的健康需要關注,兒童的成長環境也正面臨另一種挑戰。夏天越來越熱,綠色和平指出,過去40年間,8個主要縣市的夏季平均「熱傷害風險時數」增加213小時,也代表小朋友適合外出活動的時間縮短,對此有職能治療師表示,可能對孩子發展會有負面影響,所以民間團體也呼籲,打造更降溫的遊戲空間。
-
雙鐵公布乘車指引 行動電源隨身攜帶勿放行李箱
|生活近1年來,台鐵跟高鐵發生好幾起行動電源在車上自燃起火的意外,為了安全起見,台鐵跟高鐵都公布乘車指引,呼籲旅客的行動電源應該要隨身攜帶,不要放進行李箱或寄送託運。不過由於交通部沒有制定相關罰則,現階段只能柔性勸導旅客。
-
拼裝電動車未全面納管 遊客發生意外恐求償無門
|生活台東池上伯朗大道或新竹南寮,不少地方都出現拼裝電動車吸引遊客,但問題是有些地方沒有明訂管理規範,若遊客發生意外往往求償無門,因此立委也要求交通部訂定全國統一的指引,交通部回應在2個月內和各地方政府討論研議。
-
首次城鎮韌性演習7/15-18登場 時程規定、防空避難指引一次看
|生活今(2025)年7月15日至18日將舉行首次「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此外漢光演習也預計在7月9日至18日執行為期10天9夜的實兵演練。城鎮韌性演習和傳統的萬安演習有什麼不同?一般民眾在城鎮韌性演習時需要做什麼?內政部發布的防空避難指引又有哪些重點?
-
交通部公布汽車隔熱紙新指引 透光率前擋70%、前側窗40%
|生活交通部正式公布汽車隔熱紙指引,建議車輛前擋黏貼可見光透過率70%以上、前側窗40%以上的隔熱紙;計程車後側窗及後擋窗也都需達40%以上,確保駕駛人在行駛過程中具有足夠的行車視線與清晰的視野。目前為宣導期,115年起從新車開始實施強制納管,屆時將有相關罰則,會再擇期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