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
-
花蓮災區缺專業志工 中央將成立窗口調派人力
|地方花蓮光復鄉重建作業,剛好碰上中秋節3天連假,今(4)日一早光復車站就湧入大批志工,統計今日早上光復車站人數多達1萬2千多人。不過,接受中央調度的人數卻僅1300多人,有不少志工選擇自行前往災區,還有有不少專業志工前往,出現沒有被派工的狀況。中央前進協調所表示,今日下午車站旁已貼上了協調所成立群組,提供專業志工加入,統一調派人力。
-
光復室內清淤泥任務達標 復原重建需專業類型志工
|地方今(3)日是中秋連假前一天,一早花蓮光復車站就湧現志工,而且人數有增加趨勢。中央前進協調所表示,很歡迎志工到災區幫忙,不過目前光復鄉市區,大部分居民室內淤泥第一階段已達標;接下來將進行排水溝、地下道等修繕,就需要專業志工協助,希望徵求有水電專業或泥作、木工等專業類型志工到災區協助復原重建。
-
雲林視障按摩客人少3成 縣府拍片助推廣
|地方受之前疫情與近期經濟衝擊等因素影響,雲林縣多處視障按摩據點反映,來客數減少3成,每個月收入比基本工資2萬8590元低很多。為了推廣鼓勵民眾多支持視障按摩,雲縣府拍攝宣傳影片,並整合公布全縣22處據點,希望民眾能用行動支持他們專業。
-
批大專教師評鑑制度遭濫用 高教工會:教書成「集點人生」
|文教科技大專教師評鑑制度到今(2025)年將滿20年,高教工會指出,評鑑制度未控管,遭不少大專濫用,比如教師幫學校募款、依金額多寡換取評鑑點數,和追求學術卓越毫無關連,因此呼籲以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全面取代教師評鑑。
-
環境部自美導入偵檢機器犬 紅外線、氣體偵測助救災
|文教科技環境部首度導入「偵檢機器犬」投入毒化災的災害防救,這隻採購自美國的機器犬,具備多地形通過能力,可持續步行達3.15小時,全機防水防塵,搭配紅外線熱影像儀鏡頭與多用氣體偵測器,提升救災安全與整體應變能量。
-
能坐就坐、能躺就躺?靜態生活成為健康殺手!【獨立特派員】
|生活現代人久坐少動已成嚴重健康隱憂,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躍居全球第四大死亡危險因子,僅次於高血壓、吸菸及高血糖。多數上班族面臨「靜態生活死亡症候群」威脅,出現肌力流失、偏頭痛等症狀,連帶影響兒童發育。面對這項健康危機,專家提出破解方案,透過包括每30分鐘中斷久坐、採取多元運動設計、遊戲化運動等方式,幫助民眾有效降低健康風險。
-
AI聊天當心靈寄託成隱憂 醫示警恐患「AI妄想症」
|全球美國近期發生2起憾事,一名加州少年與一名康乃狄克州男子因長期與 ChatGPT 深度互動,疑似加重負面想法,最終釀成悲劇。專家警告,AI過度模擬同理心恐助長妄想與依賴。而各界也在尋求解方,包括日本新創找心理師把關、OpenAI推家長監控功能,但學界認為,就算如此還是難以治本。
-
居家安寧療護比例僅8%!在家善終為何那麼難?【獨立特派員】
|社會台灣於2009年將居家安寧照護納入健保給付,然而根據健保署2021年統計,全台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比例只有8%,顯示多數人生命的最後一程,是在醫院與住家的奔波中度過。造成這種狀況的主因,除了居家安寧的醫護人力不足,各級醫院和社區診所的轉銜機制也缺乏系統性,無法提供持續性的照護。近年獨居或老老照顧的狀況增加,如何在人生終途提供完整照顧,實現在地老化、在宅善終的願景,是台灣亟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
擬放寬托嬰中心聘非專業人員 托盟憂影響幼兒安全
|社福人權為了補足托育人力缺口,衛福部日前預告「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草案,新增讓評鑑甲等托嬰中心,可以聘僱完全沒有相關學歷與經驗的人員來照顧嬰幼兒,期限最長2年。對此,托育聯盟團體譴責衛福部便宜行事,擔心會賠上托育品質和幼兒安全。
-
「創業出頭天」聽障創業克服萬難 實踐夢想找回自信
|社福人權創業不易,對聾人和聽障朋友更是挑戰。今天開始我們將一連五天,推出《創業出頭天》系列報導,拜訪不同的聾人及聽障創業者,看他們如何用雙手實現夢想。首先要介紹的是熱愛咖啡的周正中,原本因為聽障,對自己沒有自信,選擇當廚師,盡量避開與人群的溝通。沒想到接觸到咖啡後,打開了新世界,不但拿下PCA專業拉花競技台灣總決賽冠軍,更成為台灣首位LAGS義大利米蘭世界拉花金牌。他認為人生一定要找到一件熱愛的事,全心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