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清淤泥任務達標 復原重建需專業類型志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3)日是中秋連假前一天,一早花蓮光復車站就湧現志工,而且人數有增加趨勢。中央前進協調所表示,很歡迎志工到災區幫忙,不過目前光復鄉市區,大部分居民室內淤泥第一階段已達標;接下來將進行排水溝、地下道等修繕,就需要專業志工協助,希望徵求有水電專業或泥作、木工等專業類型志工到災區協助復原重建。
一早花蓮光復烈日當空,大量民眾著帶滿滿裝備抵達,緊接而來3天中秋連假,光復車站志工人數有不斷增加趨勢,為了讓志工有效分流,出動軍用卡車,接送志工至各村落,不過部分居民面臨新狀況。
光復鄉大華村民劉小姐表示,「家後面那個水管什麼之類的,因為清太多水泥,那也不曉得有沒有塞住,日後會不會有很嚴重的問題產生,我們到現在都未知。」
民宅一樓因為經歷洪患,可能面臨管線淤泥阻塞,或是電路毀損,即使住宅已經大致完成居家清理,對居民來說要恢復使用,還有一定難度。
公視新聞記者王彥婷報導,「發生洪災之後像是這樣,埋在地下的管線就會非常需要專業技術來協助修繕,因此現階段大力徵集,包含水電、泥作以及木工等專業志工。」
來自高雄的志工團隊,原本從事的就是修繕、抓漏相關行業,將專業的打石機帶到災區,解決不少狀況。因為後續包含排水溝、地下道等修繕,都更需要專業協助。
修繕業者吳先生,「他現在開始要有電有水,然後最好就是如果打除的師傅,跟水電的要能夠配合。」
水電志工甯先生說:「看到臉書大家的召集,然後我們就是也想要盡一份力,我們剛剛主要都是在沒有電的插座,或者是沒有水的地方的災戶。」
另外,居家清理告一段落後,還有大量淤泥、垃圾堆積在街上,包含大怪手等重型機具,也同樣是後續投入重點。
工程公司志工詹先生指出,「你用人力挖有限啊,可是用機具挖會比較快,我們就想說找一些朋友也是做工程的,我們就大家出一點愛心。」
至於一般志工,前進協調所也建議,可以在中秋節先適度休息。另外,環境部則點出,如果一般民宅負責排污水的側溝可以打開,細節部分同樣需要仰賴志工協助清理,才能讓廁所等恢復暢通,讓居民盡速回歸正常生活。
蔡思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