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冰河時期台灣海峽曾是草原? 古菱齒象牙齒解密關鍵證據
|文教科技一項今(5)日發表在國際期刊的台灣研究,透過分析台灣遠古動物古菱齒象牙齒發現,牠們在距今百萬年前的更新世,食物來源幾乎都是一般生長在熱帶與亞熱帶草原的「C4植物」。研究團隊分析,這代表在台灣海峽還是陸地的冰河時期,曾是一片乾暖稀樹的草原地貌,與如今台灣本島以森林為主的地景大不相同。
-
中國涉跨海施壓英國大學 學者控遭校方禁研究新疆強迫勞動
|全球一名任教於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的教授墨菲,今(2025)年2月時遭校方施壓,要求停止關於新疆強迫勞動的人權研究,墨菲隨即提告指控校方未能保護學術自由。BBC報導指出,中國去(2024)年就已施壓,迫使校方停止發表墨菲團隊研究成果,該校內部文件則顯示,試圖藉此換取招攬中國留學生機會。雪菲爾哈倫大學已在10月向墨菲道歉,並解除其研究禁令。
-
研究:PM2.5濃度愈高 馬拉松跑者平均完賽時間愈長
|生活參加馬拉松是許多跑者挑戰自我的方式,但研究顯示,外在環境條件也可能影響跑者成績。美國一份研究指出,空氣中的PM2.5濃度愈高,參賽者平均完賽時間就愈長,且對頂尖跑者影響尤其嚴重。另一份研究則指出,全球暖化會造成賽事難以在最佳比賽條件中進行,讓馬拉松世界紀錄更難打破。
-
探索一級保育類熊鷹 研究團隊尋獲巢位解密
|環境熊鷹是台灣體型最大、最神秘的一級保育類猛禽。在研究者與生態攝影師的眼中,熊鷹是最艱鉅的目標,連看見都很困難。研究人員幸運找到熊鷹巢位,一起來了解研究人員如何進行幼鳥繫放,掌握行蹤。
-
研究:男性須女性2倍運動量 才可獲得相同健康效益
|生活運動有益健康,不過近期一份最新研究指出,男性需要女性2倍的運動量,才能獲得相同的心血管健康效益。該研究也發現,每週運動量達標的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中,女性死亡風險較男性低3倍。
-
民團提廢除「兄弟姊妹特留分」法務部最快明年初修法
|生活國人關切遺產分配問題,其中涉及到保障「兄弟姊妹特留分」的權益部分,引發社會討論。民團連署廢除「兄弟姊妹特留分」,多位國民黨立委也已經各自提案,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表示,樂見與在野黨合作民生優先議案。法務部表示,已經委請學者進行研究,預計最快明(2026)年初啟動修法程序。
-
美政府關門逾60萬人失去收入 赴公務員慈善機構領餐
|全球美國政府關門,已經長達23天。目前估計有60多萬名公務員因為放無薪假,突然失去收入。許多人為了填飽一家人的肚子,只好先去各地的「慈善機構」排隊、領取食物,想辦法度過眼前的難關。
-
南極海底生物豐富 英國利用AI快速辨識
|全球南極的海底藏著很多稀奇古怪的生物,但是要一隻一隻人工辨認,實在太麻煩。英國的研究單位最近引入AI,讓原本要花好幾個小時辨認的海底生物影片,短短幾秒之內就一清二楚。
-
研究:聆聽音樂能提升耐受力 降低疼痛感知
|生活人們常說音樂具有魔力,因為音樂不但能影響人的情緒,還能刺激大腦緩和生理疼痛。過去20年來,陸續有研究證實音樂具有止痛功效,聆聽喜歡的音樂能降低疼痛感知,或提升個人對痛的耐受力,還能加乘止痛藥的效果,也因此越來越多醫療院所引音樂進門助人擺脫病痛。
-
NASA等研究指地球變暗 反射太陽光能量下降
|全球你或許有發現,夏天穿黑衣服比白衣服更熱?這不只是衣服的問題,其實跟地球也有關。最新研究指出,地球反射太陽光的能力正在下降,也就是說,地球「變暗」了,同時也「變熱」了。這讓全球暖化和極端天氣更加嚴重,而且北半球的變化特別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