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美H-1B工作簽證費調漲 衝擊印度青年美國夢
|全球美國川普政府改革發給外國人的H-1B高技能工作簽證,要求企業每年為每張簽證支付10萬美元,約台幣超過300萬的費用,希望減少對外國人才的依賴,優先聘用培訓美國人。申領H-1B簽證最大宗為印度,對印度青年的美國夢造成衝擊。而在印度本土,金字塔頂端的傳統貴族學校正以另一種方式培養新世代的菁英人才。
-
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 清大跨國研究登權威期刊
|文教科技目前已知的黑洞主要分為「小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介於兩者之間的「中等質量黑洞」始終缺乏直接觀測證據,被視為黑洞演化中關鍵的失落一環。清大天文所江國興教授帶領的國際團隊,發現一個罕見的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的《天文物理期刊》,更登上美國太空總署官網,NASA還特別製作科普影片。
-
研發永續鋼骨抗震技術 台大團隊獲國研院頒獎
|文教科技為了表彰產官學界的頂尖科研成果,國研院今(23)日舉行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頒獎,其中台大的研究團隊針對台灣地震多,將防震的鋼骨結構進行抗震技術研發及應用,其獲獎就顯得特別重要。
-
中研院調查櫻花鉤吻鮭 合歡溪個體基因歧異度最高
|環境國寶級的保育物種櫻花鉤吻鮭,僅棲息於大甲溪上游、低於攝氏17度的溪流中,對水溫極為敏感,1980年代數量一度銳減至200多尾,瀕臨滅絕。櫻花鉤吻鮭棲息在武陵農場的七家灣溪,同樣屬於大甲溪上游的合歡溪也有鮭魚棲息,2018年在雪霸處與太管處合作放流後數量回升。中研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合歡溪的鮭魚基因歧異度最高,加上海拔高、水溫低、水質清澈,是目前最好的棲地。
-
安倍晉三研究中心成立 賴清德與安倍遺孀揭牌
|全球今(21)日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冥誕,而政大安倍晉三研究中心也在今日正式成立,總統賴清德親自到場,與安倍遺孀安倍昭惠互動熱絡。賴清德致詞時推崇安倍晉三是非常有遠見的政治家,更表示在中國武力擴張下,台灣如今沒有看到砲火,能享受和平,要歸功於安倍晉三的高瞻遠矚。
-
搞笑諾貝爾獎主題聚焦「消化」 營養學獎揭鬣蜥最愛起司比薩
|全球2025年的搞笑諾貝爾獎18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年的主題是「消化」,得獎的名單包括把牛塗成像斑馬的條紋,就可以減少吸血蚊蠅的叮咬,而這個生物獎的得主為日本,還有研究鬣蜥最喜歡吃的比薩口味,以及喝了酒的人,竟然比清醒的時候更能講好外語。
-
日論壇上學者提「分區聯防」籲建立非官方合作架構
|全球在中國的軍事威脅日益升溫的情況下,日本研究機構在東京舉辦一場國際論壇,台灣學者認為,中國的目標不是只有台灣,而是從日本到菲律賓整個第一島鏈,因此提出「分區聯防」的概念。日本學者呼籲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各大國,應該透過元首外交來向習近平明確表態,不容以武力改變現狀。
-
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和平獎研究「微醉能增加外語能力」
|文教科技今(2025)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美東時間18日晚間揭曉,本次獲獎研究包含和平獎「微醉能提升外語能力」、文學獎「記錄指甲生長持續35年」、小兒科獎「大蒜味母乳嬰兒喝越久」、生物學獎「幫牛畫上斑馬條紋能驅蠅」等10項研究。
-
沉寂八百年管風琴重生 中古世紀樂聲再響
|全球沉寂了800多年的中古世紀管風琴,在12世紀十字軍東征時就被帶到耶穌的誕生地伯利恆,而從2019年開始,由4位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著手還原這台管風琴,並且發現有將近一半的音管至今還能運作,近日他們終於複製完成,讓大家聽到跟幾百年前一模一樣的樂聲。
-
牛津大學研發超級食物 花粉替代品提高蜂群繁殖率
|全球氣候變遷與大規模農業種植,讓蜜蜂失去多樣化食物來源,蜂群數量急遽下降,威脅到全球糧食安全。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創造了一種蜜蜂超級食品,可以完全補足蜜蜂缺乏的營養,大幅提高蜂群繁殖率。在蜜蜂面臨食物短缺和疾病威脅的今天,這項發明可望解決為植物授粉,以及為人類糧食安全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