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鰻魚擬列入瀕危名單 日本強力遊說反對
|全球防止瀕危物種因為國際貿易而滅絕的《華盛頓公約》,24日起在烏茲別克召開締約國會議,歐盟打算將日本鰻、美洲鰻以及歐洲鰻等19種鰻魚,全都列入瀕危附錄清單,進行貿易管制。不過這可能會導致漲價與缺貨,衝擊最大市場日本,日方正全力遊說阻擋。
-
證實赴COP30參與活動 彭啟明盼台灣減碳串連國際
|環境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落幕,環境部長彭啓明今(24)日到立院備詢,針對之後台灣的氣候治理方向進行報告,他強調未來會與許多友邦合作,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也會將台灣的減碳與國際機制連接起來。
-
證實赴COP30參與活動 彭啟明盼台灣減碳串連國際
|環境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落幕,環境部長彭啓明今(24)日到立院備詢,針對之後台灣的氣候治理方向進行報告,他強調未來會與許多友邦合作,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也會將台灣的減碳與國際機制連接起來。
-
台灣明年首辦室內拔河世錦賽 協會舉行國際邀請賽訓練選手
|文教科技台灣多年來,在國際拔河賽事展現強大實力,卻都沒有承辦過國際一級賽事,不過明年(2026)3月,台灣將首度舉辦世界室內拔河錦標賽。本週末,中華拔河運動協會在國體大辦理錦標賽暨國際邀請賽,邀來日韓等國家地區的11支隊伍,讓台灣選手以賽代訓,熟悉比賽感覺。
-
少子化衝擊大學招生率低 教部爭取65億預算協助經營
|文教科技少子化持續,不少大學招生受衝擊但學雜費又未能調漲,為此教育部今(21)日在私立大學校長會議宣布,已爭取到特別預算65億元,未來3年補助公私立大學,最快今(2025)年底明年初就會給各校。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感謝政府支持,也希望支持能夠持續。
-
教育部推國際產業人才專班 錄取人數僅招收名額2成
|文教科技促進國際生來台留學、畢業後留台工作,教育部和國發會113學年起,推動國際產業人才教育專班,由於企業選才慎重且華語門檻不低,以114學年度秋季班來說,錄取人數僅約招收名額的2成。不過今(21)日在私立大學校長會議中,有多校表示仍會提出申請。
-
帶著孩子來上班!如何打造育兒友善職場?【獨立特派員】
|生活面對少子化帶來的人才荒與社會超高齡化挑戰,企業的育兒友善措施勢在必行。無論是非營利組織的同事協力育兒模式,或是台灣港務公司透過設置教保中心、推行分段式彈性工時等系統性政策,皆證明職場支持是提高生育意願的關鍵。這些成功案例不僅讓員工能安心兼顧家庭與事業,更為企業自身帶來實質效益。當彈性工時、職代獎金、積極化假別等措施形成共識,企業正成為協力養育孩子的「村莊」力量,為台灣社會的永續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與想像。
-
以哈戰爭停火協議後,真能迎來和平?【獨立特派員】
|全球美國斡旋的以哈停火協議,因雙方互信基礎薄弱而迅速破裂,戰俘交換與遺體辨認陷入僵局,加劇加薩嚴峻的人道危機。儘管聯合國指控以色列構成種族滅絕罪,西方主要國家與以色列的軍事及高科技合作仍持續。對台灣而言,軍工貿易與援以計畫也引發國內關於人道與外交立場的深度爭議,顯示和平之路充滿挑戰,加薩戰後治權問題仍待國際釐清。
-
國際兒童人權日 民團籲正視兒少數位風險
|文教科技今(20)日是「國際兒童人權日」,民間團體提醒台灣兒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數位風險。就以據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TCS)在2023 年資料為例,我國9到12歲小學生使用TikTok比率高達46.1%,恐怕暴露在高資訊流通和低自我防護的危險中。
-
歐美減少對開發中國家援助 研究估將釀2260萬人死亡
|全球國際研究顯示,美國與歐洲各國2024來減少對開發中國家的援助,將衝擊其衛生、教育等層面,還可能導致全球死亡人數增加。研究預測,截至2030年,全球死亡人數將增加至2260萬人,其中540萬人是5歲以下孩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