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
-
國會改革改什麼?為何爆發爭議?
|政治立法院今年2月1日才迎來一批新立委,短短三個月,就把各界引頸期盼且喊了20年的國會改革內容:調查權、聽證會三讀通過,然而,法條內容跟審議過程皆引起兩極化聲浪。本文著眼三大改革焦點:調查聽證、增修反質詢與藐視國會、總統赴立法院國情報告常態化來討論。
-
國會職權修法釋憲言詞辯論終結 立法程序、總統報告交鋒一次看
|政治憲法法庭今(6)日完成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言詞辯論程序,上午場辯論針對立法程序、總統國情報告、聽取報告與質詢、人事同意權行使相關規定,《公視新聞網》整理大法官與各方詢答攻防重點。
-
立院擬推國會改革 總統國情報告是什麼?
|政治在野黨團推動國會改革,主張總統應定期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今(21)日立法院就「總統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及詢答模式」進行討論。總統答詢是否違憲?而其他國家元首又如何做國情報告?
-
國會職權修法釋憲言詞辯論終結 聽證、調查權交鋒一次看
|政治今(6)日下午2時至5時,憲法法庭進行下午場的言詞辯論,內容範圍包含對本次國會職權修法之調查權行使、聽證會舉行規定、《刑法》第141條之1等內容。《公視新聞網》整理大法官與各方詢答重點。
-
國會職權修法遭判部分違憲 各大爭議點中哪些條文違憲?哪些合憲?
|政治憲法法庭審理《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條文之聲請釋憲案,今(25)日下午正式宣判,大法官認定相關條文部分違憲、部分合憲。其中包括修法時即引發爭議的總統國情報告、質詢權、人事同意權、調查權、聽證會等,許多條文被憲法法庭判定違憲。《公視新聞網》整理此次憲法法庭判決摘要,帶您了解判決內容。
-
立院職權修法通過三讀 藍綠白可採取哪些政治攻防?
|政治國會職權修訂法案引發朝野激烈攻防,關鍵條文已二讀通過,今(28)日立法院再戰第4回合,在野提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法、藐視國會罪入刑等皆三讀通過。藍綠白後續可能運用哪些政治工具相互反制?成功可能性高嗎?
-
民主的試金石 立法院一周年風波觀察
|政治「這會期一定是史上朝野最對立的時代。」「我們要以戰止戰。」兩句話出自藍綠兩大黨的口中,凸顯「雙少數」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的政治狀況。原本期待的民主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如今,2月1日新國會屆滿周年,獨立特派員觀察這一年來的立院風波,檢視台灣民主成熟度。
-
抗議服貿 學生續佔立院.聲援增
|兩岸昨晚數百名學生衝入立法院議場抗議立法院沒有逐條審查
-
抗議服貿 學生續佔立院.聲援增
|兩岸昨晚數百名學生衝入立法院議場抗議立法院沒有逐條審查
-
綠委指控特偵組 監聽立法院總機
|兩岸監聽風波越來越大!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今天引用法院文件,拿出證據指控立法院的總機也被特偵組監聽,而且監聽時間長達3個月又25天,柯建銘痛批政治偵防、特務治國。這支電話究竟是不是立法院總機,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經過幕僚查證,這支電話的確是七年前,立法院向中華電信申請7支節費號碼的其中一支。 民進黨團總召柯健銘拿出之前收到的法院結束通訊監察通知書,發現除了自己的手機被監聽外,還有另一支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