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職權修法通過三讀 藍綠白可採取哪些政治攻防?

國民黨和民眾黨共同提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等「國會改革5法」修法草案,17日、21日及24日已二讀通過關鍵條文,今(28)日院會審議,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調查權、聽證權等相關條文皆三讀通過。
三讀後,朝野有哪些牽制對方的政治工具?
行政院提覆議
針對立法院決議之覆議 | |
---|---|
行政院 | 立法院 |
送達10天內,經總統核可提出覆議 | 送達15天內、二分之一以上立委決議維持與否 |
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認為窒礙難行時,得於法案送達10日內,經總統核可移請立法院覆議。立法院應在覆議案送達15日內作成決議,逾期未議決則失效;如經二分之一以上立委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
也就是說,行政院有要求立法院重新決議1次國會職權修法草案的權力,過去台灣有13次行政院提覆議的紀錄,其中有維持原決議的、也有成功推翻的案例,譬如1996年立法院通過廢止核四廠興建計畫決議,行政院提覆議後,立院表決不維持原決議。
但由於撤回原決議的立委表決門檻為二分之一,藍白黨團應該仍能挾人數優勢維持原決議。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暨政治學系教授蕭怡靖指出,雖然行政院依法可提覆議,但覆議案被立法院打回、行政院得接受國會職權修法的可能性非常高。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陳鴻章分析,即使如此行政院長仍可能提出覆議,作為表態的政治性動作,不過覆議案意味著立院將陷入再一波的攻防。

聲請釋憲
立委針對法律提出釋憲 | ||
---|---|---|
立法院 | 憲法法庭 | |
執政黨 | 在野黨 | 大法官判決違憲與否 |
四分之一以上立委提出釋憲 | 無法阻止釋憲 |
根據《憲法訴訟法》第49條,四分之一以上立委行使職權,認定法規範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就表示,若藍白黨團的國會職權修法版本三讀,民進黨團一定會對法案內容提出釋憲。
陳鴻章指出釋憲是對民進黨而言最可行的辦法,不僅在司法判斷上需要時間,可暫時阻止國會5法施行,民進黨應該也對釋憲結果有信心。
蕭怡靖則分析,雖然司法應作獨立審判,但從政治現實面來看,現任大法官皆為前總統蔡英文提名,對於民進黨聲請釋憲仍相對有利;不過由於國會職權法案內容釋憲無法包裹審查、需逐條提出,大法官的程序將曠日廢時。
立院提倒閣案、閣揆被動解散國會
對政院提不信任案 | |
---|---|
立法院 | 行政院 |
| 不信任案通過後可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 |
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立法院得經三分之一以上立委連署,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若二分之一以上立委贊成,行政院長應於10日內提出辭職,但同時得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獲通過,1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提出俗稱「倒閣案」的不信任案只需三分之一立委同意,因此執政黨或在野黨都可成功發動,端看不信任案的表決結果;若倒閣通過,行政院長有權呈請總統解散國會,現有國會就可能須重選。

蕭怡靖認為,藍白兩黨目前沒有動機或誘因提出倒閣;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對自家人提不信任案也稍顯弔詭,且不信任案需半數立委贊成才能通過,因此主導權仍在藍白手中。
立法院曾有3次對行政院長提不信任案,分別為1999年針對蕭萬長、2012年針對陳冲,以及2013年針對江宜樺內閣,結果皆未通過。
總統可否不公布法律?
根據《憲法》第72條,立法院法案三讀通過後,移送總統及行政院,若行政院未提覆議,總統應於收到後10日內公布。且經總統公布,法案才能生效。
蕭怡靖表示依《憲法》要求「應於收到後10日內公布法案」,目前台灣沒有任何一位總統曾拒絕公布三讀通過的法律。
不過陳鴻章認為,假設國會5法三讀通過且內容明顯違憲,總統於法律上有不宣布法案生效的空間。只是此舉將使行政權與立法權衝突升高至總統與立法機關,「等同拿總統的聲望出來賭,萬一民意不接受,就會成為總統的一大內傷。」所以不公布法律的可能性也相當低。
國會職權修法三讀後的可能走向?
綜合民進黨運用以上政治工具的可能性,陳鴻章分析民進黨在國會職權法案三讀後的走向,最可能傾向行政院先提覆議,若未成功擋住法案再提釋憲,也就是將行政權與立法權的爭議交付司法權處理,「這是國際上常見的現象。」
蕭怡靖也提到,行政部門能反制立法院的方法很少,大概只有釋憲和覆議可選擇,因為在憲政體制中,立法部門背負監督行政部門的權利及義務,因而掌握著主動權。
陳鴻章說,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國會職權修訂法案三讀通過,部分條文也未必能真正實行,因為會卡在司法機關的判決上。

陳鴻章進一步說明,以藐視國會罪為例,即使真有立委提告行政機關人員藐視國會,只要相關條文未獲大法官釋憲,檢察官和法院也會不太願意處理與爭議法案相關的判決。
然而蕭怡靖指出,即使釋憲結果為目前通過條文不合憲,在野黨仍可繼續提出新草案,在立法院再次闖關。
至於下一波政治議題焦點,陳鴻章認為仍會是總統國情報告。柯建銘22日已表示,總統賴清德向來強調合法合憲就會樂於進行國情報告;在法規合憲前,研判賴清德不會赴立院國情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