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五四運動

  • 台大93週年校慶 白先勇、蔡明介獲頒名譽博士

    |文教科技

    台大在今天舉行93週年校慶,校長管中閔指出,學校的努力方向是要實踐未來大學、推動永續發展,以及創校百年的籌備。同時宣示台大的碳中和目標,要在2028年達成碳中和50%、2048年達成碳中和。在校慶中也致贈名譽博士學位給文學家白先勇,和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表揚他們對整體社會的卓越貢獻和成就。

  • 六四30週年暖身遊行 籲撤逃犯條例

    |

    今年是中國六四事件30周年,也是五四運動100周年,而香港近幾個月來又為了逃犯條例,引起民間強烈反彈,這也成為六四燭光晚會暖身的遊行,抗議的主題之一。 發起這場遊行的,是名為「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的民主派團體。遊行隊伍從灣仔出發,徒步走到西環的中國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一路上民眾不斷高喊平反六四與追究屠城責任的口號。 而近幾個月來「逃犯條例」的修法,讓民主派擔憂,以後只要

  • 六四30週年暖身遊行 籲撤逃犯條例

    |

    今年是中國六四事件30周年,也是五四運動100周年,而香港近幾個月來又為了逃犯條例,引起民間強烈反彈,這也成為六四燭光晚會暖身的遊行,抗議的主題之一。 發起這場遊行的,是名為「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的民主派團體。遊行隊伍從灣仔出發,徒步走到西環的中國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一路上民眾不斷高喊平反六四與追究屠城責任的口號。 而近幾個月來「逃犯條例」的修法,讓民主派擔憂,以後只要

  • 台大五四運動百年展 「新五四」列展惹議

    |

    1919年發生的五四運動,今天屆滿一百周年,台大校史館特別舉辦紀念展,卻也引發爭議。去年台大自主聯盟發起新五四運動,為了校長管中閔的人事案,說要捍衛大學自主,校史館也將這個活動的照片,陳列在紀念展,但台大學生會認為不妥,因為這些和五四運動沒有直接關聯。 台大已故校長傅斯年,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今年五四屆滿百年,台大校史館特別舉辦紀念展,內容包含重要人物的手稿、五四運動百年來的歷史軌跡,以及台大校

  • 台大五四運動百年展 「新五四」列展惹議

    |

    1919年發生的五四運動,今天屆滿一百周年,台大校史館特別舉辦紀念展,卻也引發爭議。去年台大自主聯盟發起新五四運動,為了校長管中閔的人事案,說要捍衛大學自主,校史館也將這個活動的照片,陳列在紀念展,但台大學生會認為不妥,因為這些和五四運動沒有直接關聯。 台大已故校長傅斯年,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今年五四屆滿百年,台大校史館特別舉辦紀念展,內容包含重要人物的手稿、五四運動百年來的歷史軌跡,以及台大校

  • 2019國際大事件 英國脫歐、日本天皇退位

    |地方

    明天就是2019年,新的一年,國際上也將迎來許多大事,包括英國脫歐、日本天皇要退位,公視帶您預先了解2019年的國際大事件。 英國首相梅伊曾在今年11月26日表示,「經歷英國和歐盟漫長且困難的談判過程,今天終於有了成果。」 對於歐洲來說,2019大事莫過於英國要在3月29日正式脫歐,成為第一個退出歐盟的國家。不過,能不能順利分手,其實還有變數,因為首相梅伊跟歐盟談妥的脫歐草案,還擱置在英國國會,預

  • 台大「新五四運動」 雙方爆發衝突

    |

    教育部駁回台大校長人事聘任案之後,有部分台大師生發起「捍衛大學自治」活動。今天下午4點開始,聚集在台大傅鐘前陳情,遊行並舉行晚會,現場粗估上千人出席,前總統馬英九也到場聲援。不過,台大部分 「持相反意見」的學生,也在場外拉起布條抗議,一度和支持民眾爆發衝突。 台大代理校長郭大維,接受學生遞交的陳情書,現場民眾高喊「加油」,台大自主行動聯盟學生代表林汶郁表示,「它並不只是一個高教體系的一個問題,它更

  • 台語白話字文學選集 呈現新史觀

    |政治

    過去文學界都認為,台灣的新文學,是受到中國[五四運動]影響才產生,不過台灣文學館和成大台文系的研究是發現,其實在五四運動之前,台語文就有很豐富的作品。最近他們也出版了「台語白話字文學選集」,總共五冊。 台灣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台語新文學作品?國立台灣文學館和成大台文系、研究「台灣府城教會報」發現,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末期,台灣還在清朝統治的時候,就已經有台語白話文學的寫作。

  • 台語白話字文學選集 呈現新史觀

    |政治

    過去文學界多半認為,台灣的新文學,是受到中國大陸五四運動之後才產生,不過台灣文學館和成大台文系的研究卻發現,其實在五四運動之前,台語文就有豐富的白話文學作品。最近他們出版了「台語白話字文學選集」,內容涵括文化論述和詩歌散文,總共五冊,不只提供學術界豐富的研究素材,也呈現新的台灣文學史觀。 台灣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台語新文學作品?國立台灣文學館和成大台文系、研究「台灣府城教會報」發

  • 國府首任外長 陸徵祥功過終還原

    |兩岸

    他就是陸徵祥,中華民國第一任外交總長,也是我國外交史上傳統與現代、外交官世代交替的代表性人物。 在中華民國建國初期,因為陸徵祥的努力,讓國際社會紛紛承認中華民國,奠定民國外交的基礎,終於讓中華民國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員。 但是在1915年、民國四年、日本向我國提出21條不合理要求,就是陸徵祥去談判的,然後1919年、民國八年、我國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之姿去參加巴黎和會,卻被視為三等國,最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