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
-
颱風天高雄民眾拍到粉色天空 氣象站:自然光學現象
|文教科技鳳凰颱風暴風圈已觸陸,上午高雄沒有明顯降雨還一度放晴,不過西子灣從昨(11)日晚上就出現大浪,學校堤岸邊不斷有浪花打上岸,高雄還有民眾拍到粉紅色天空,直呼特別。專家解釋這是自然光學現象,陽光中紅光波長最長、最不容易散射掉,常見在日出與日落時,又碰上濕度高、水氣多,藍光容易被散射,才會出現紅色天空。
-
蘭嶼吻鰕虎在台不到2百尾 研究揭與菲律賓1吻鰕虎同種
|環境分布在蘭嶼的台灣特有淡水魚「蘭嶼吻鰕虎」,因溪流水泥化等問題,僅剩不到200尾,今(2025)年被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但中山大學研究團隊發現,蘭嶼吻鰕虎跟一種分布在呂宋島北部的未鑑定種吻鰕虎是同一物種,相關發現已發表在國際期刊上。團隊初判,蘭嶼吻鰕虎是透過洋流從菲律賓擴散到蘭嶼,由於當地環境也因商業活動等遭破壞,兩地生態都不容樂觀,呼籲台灣持續保育。
-
迪士尼首度來台招募實習生 20名額鎖定高餐大
|文教科技美國總統川普緊縮了簽證的政策,美國迪士尼集團則透過台灣紐約辦事處牽線,派人跨海來台招募至少20名實習生,還只鎖定高雄餐旅大學。入選後將展開1年實習,時薪18美元、大約550元新台幣,住宿費、往返機票費則要自行負擔。這是迪士尼首度來台招募,2日的說明會超過300名學生報名,甚至有高餐學生寧願延畢也要爭取名額。
-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出爐 台大進步32名登全球第140名
|文教科技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2026年世界大學評比今(9)日出爐,台灣共14校進入前1千名榜單,排名最高的台大躍升32名至全球第140名,其次是位居第301至350名區間的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台科大、清大、陽明交大、北醫大等校也在前500名內。全球榜單方面,英國牛津大學連續第10年穩居榜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也同樣維持第2名。
-
壽山馬卡道屎蟹鋏薰頭 環境汙染損蕩生態
|台語新聞高雄壽山有巡山隊志工,這幾年發現當地特有的馬卡道屎蟹大量死亡,最近佇南壽山的步道,閣翕著一隻馬卡道屎蟹,毋知對佗鋏薰頭欲轉去岫,志工表示,附近不時看著糞埽烏白擲,溝仔內底的馬卡道屎蟹死的比活的濟,怹誠煩惱當地的生態可能出現問題。(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中山大學發現黑潮「珍奶效應」 解密海中營養鹽傳輸機制
|文教科技中山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南海深海中的營養鹽,會透過海中的湧升流與內波,加上黑潮上湧的連續作用,向上翻攪到淺層,再透過黑潮輸送至東海,促進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東海成為全球最具生產力的漁場之一。研究團隊形容,此作用就像奶茶杯底的珍珠因攪拌而浮起,因而將其命名為「珍奶效應」,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
-
假冒陳其邁頭像發放假消息 高市府報警偵辦
|地方高雄旗津、駁二等沿海地區因為受到滿潮影響,昨(23)日晚上都出現海水溢堤或倒灌的狀況,因此有部分路段淹水。西子灣則是不斷出現浪高超過2米的大浪,越過堤防打在馬路上,不少往返中山大學的學生差點受到波及。儘管颱風已遠離,但社群平台出現有網友假冒市長陳其邁的頭像跟名字,散布今日放假的假消息,高市府獲報後已報警處理,由警方開始著手調查偵辦。
-
海水增鹼能減緩海洋酸化速度 中山大學團隊揭新發現
|環境人類活動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讓海洋吸收,造成酸化使得珊瑚等海洋生物更難生存,中山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海水「增鹼」可以增加二氧化碳吸收能力,也能減緩海洋酸化速度,如果能運用在台灣海峽等海域,可作為碳移除的新方式。
-
全球首次證實海水變鹼有助吸碳 中山大學研究登國際期刊
|環境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最新研究發現,海洋具「自然鹼化」能力,且有助吸收二氧化碳,是全球首度有研究證實此一現象。研究指出,未來可望研發以人工增加海水鹼度,作為碳移除策略之一,不過仍須釐清改變海水酸鹼值對海洋生物可能造成的影響。
-
「硨磲貝」剛移植就遭盜 花蓮縣府擬列保育物種
|環境花蓮石梯坪海域是復育硨磲貝的重要基地,不過日前卻發生5顆移植不到一個禮拜的硨磲貝遭人為盜走。硨磲貝在台灣雖然數量稀少,但因為沒有被列為保育類,不少地區都曾發生偷採事件。海保署表示,將透過資源監測調查,強化相關人工繁養殖跟復育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