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
-
AI生成「鳥媽媽為雛鳥擋雨」影像 研究示警恐威脅生態保育
|環境刊登於《保育生物學》期刊的一篇最新文章指出,AI人工智慧生成的野生動物影像,可能扭曲民眾對生態的理解,甚至威脅保育工作。作者表示,許多社群使用者會藉由發布逼真、鮮明的AI動物影像換取點閱,但像「鳥媽媽為雛鳥擋雨」這類擬人化的描繪,反而容易讓觀眾誤以為動物帶有「母愛」等人類情感,進而曲解動物實際行為模式。
-
「媽媽是代理孕母」考題惹議 翰林出版:把關不周會檢討
|文教科技北北基共辦的公立高中模擬考剛結束,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有學生在社群平台表達不滿。家長團體批評,代理孕母目前在台灣不合法,恐有誤導之嫌。而翰林10日下午對試題審題把關不周,造成考生們在作答時感到困惑或不適,並引起教師與家長的關注,深表歉意。
-
有四個嬰兒出生於「不存在的難民營」,如何回憶家族往事?【獨立特派員】
|社會在1970、1980年代,澎湖白沙鄉的講美村曾經住了2000多位越南難民。他們是在越戰結束,共產黨統一越南之後,為了逃離政治迫害、尋求經濟出路而流亡海外的船民。這些難民第二代,長大後特別回到澎湖尋根,回望這段關於逃亡、生存與身分認同的國族記憶。
-
首位師鐸獎跨性別教師黃明真,一路走來經歷哪些難關?【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黃明真是一名高中數學老師,擁有近四十年教學經驗,也是一位勇敢活出真我的跨性別者。他從小意識到性別不符,歷經家庭與社會的挑戰,仍堅持追尋自我。前往泰國完成性別手術後,回到台灣面臨職場的冷待遇與排擠,卻從未退縮,堅守教育崗位,持續透過行動傳達尊重與包容。
-
台灣骨髓移植病床集中北部 民團籲調整南北資源分配
|生活台灣每年有數百名18歲以下病童需要骨髓移植,但全國病床數只有123床。一名病童家長恩碩媽媽今(21)日到立院分享長達6個月的就醫、等床過程,立委林月琴與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呼籲衛福部重新檢視並調整南北資源分配。
-
暖化衝擊海豹育幼 救援回歸海洋卻難覓食
|全球立陶宛的保育人員今(2025)年3月在岸邊救起9隻奄奄一息的小海豹,還帶回機構教導牠們如何在大自然獨立生存。隨後保育人員將這些小海豹野放回波羅的海,只是在這片海域小海豹們得面臨主食幾乎已被破壞殆盡的挑戰。
-
藍委提強制產假延長至12週 托育聯盟籲先監督彈性育嬰假
|社福人權有多位國民黨立委推動修法,想將《勞基法》當中女性的強制產假從8週延長到12週。不少媽媽聽了很支持,不過托育聯盟提醒,如果產假強制休完,沒彈性反而會讓女性在職場上更不利。
-
泰柬交火兩國互指先開火 居民憂衝突擴大
|全球平靜的村莊突然傳來響亮的炮火聲,一名泰國村民嚇得趕緊抱住大樹。泰柬邊境24日再度爆發軍事衝突,雙方今天持續交火,首當其衝的邊境居民逃命要緊,第一時間趕緊前往鄰近的學校避難。
-
澳洲海豚會用海綿捕獵 特殊技巧須由媽媽教學多年
|生活澳洲鯊魚灣內有大約5%的海豚會使用海綿、撥開海底的碎石,以利捕獵躲在底下的鱸魚,也避免自身的喙受傷。學者研究,這種用海綿捕獵的方式,大多由海豚媽媽親自教導給小海豚。
-
阿根廷獨裁軍政府綁架反對者 民團尋獲第140名被失蹤者後代
|全球阿根廷著名人權組織「五月廣場母親」7日宣布,成功尋找到第140名孫子女,是一名48歲男子,他的父母在1976年遭到當年獨裁軍政府的綁架,他在1977年出生後被帶走,並由另一個家庭扶養長大,上週五他已跟親姐姐相認。另外,近代震驚國際社會的愛爾蘭未婚媽媽之家,發現將近800具嬰幼兒遺骸的事件,下週將開挖並確認這些母嬰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