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首位師鐸獎跨性別教師黃明真,一路走來經歷哪些難關?【獨立特派員】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黃明真是一名高中數學老師,擁有近四十年教學經驗,也是一位勇敢活出真我的跨性別者。他從小意識到性別不符,歷經家庭與社會的挑戰,仍堅持追尋自我。前往泰國完成性別手術後,回到台灣面臨職場的冷待遇與排擠,卻從未退縮,堅守教育崗位,持續透過行動傳達尊重與包容。

挺過語言暴力、職場排擠 黃明真強調跨性別者也是平凡人

聲音微微沙啞、頂著一頭中長捲髮的講者,與台下聽講座的媽媽、姐姐們有說有笑,這天彰化田中婦女中心格外熱鬧。他是黃明真,去年得到教育界最高榮譽之一師鐸獎,同時也是一名勇敢活出自我真實樣貌的跨性別者。

我覺得最難過的就是面對我的媽媽,我媽媽很難接受。再來,我的工作差一點就沒了。還有語言暴力,我走到哪裡,都會虧我一下。

黃明真在壓抑中成長,從被排斥中學習與他人共處。他努力地想讓更多人明白,跨性別者也是平凡人,與你我並無不同。

 

短短3小時的講座,黃明真娓娓道出自己66年來的生命記憶。這一段尋找自我的旅程,走來不易。(圖/獨立特派員)

 

對男孩身分格格不入 希望母親將他「再生一次」當女生

黃明真是嘉義縣私立協同中學的數學老師,在課堂上,他擁有多年教學經驗,在學生間有「數學天才」、「數學之神」的封號;課堂之外,他在學生心目中,也是可以傾訴煩惱、獲得力量的依靠。不過黃明真心裡明白,如今的自信坦然,是他用大半生所換來的,因為他從小就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個「典型的男孩」。

我最早開始跟爸爸、媽媽吵這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在我媽媽懷孕那一陣子。我開始跟大人吵著說:把我重新再生一次、把我生成女生。

黃明真於1985年步入婚姻,育有4名子女。婚前,他其實就曾向當時的女友、也就是後來的妻子表達過「以後可能會做變性手術」的想法,但對方沒有太在意。直到2009年,他花了約台幣31萬元,去泰國完成性別置換手術,對他而言,才是真正成為女性的開始。

 

當體制冷眼旁觀時,黃明真的學生成了支持他的力量。他知道,自己的存在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那些還躲在櫃子裡的孩子。因為自身的經歷,他更能理解學生的掙扎與困惑,幫助他們能有機會活出自我。(圖/獨立特派員)

 

在民風保守年代下變性 黃明真以行動捍衛自我!

在家庭好不容易取得共識後,真正的難關還在職場等著他。身為保守教會學校的教師,這一切遠比想像中困難。

那時候學校是主張說,這段時間希望我不要在學校出現,他們不希望一個男生穿女裝在學校出現。有一個老師來跟我說,為什麽他們沒有可以反對我的自由。翻成白話就是—為什麽他們沒有歧視我的自由。

為了保住工作,黃明真雖然做出部分妥協,但他知道,自己並不違法,也沒有教學失當。唯一的問題,就是他的存在讓某些人感到「不舒服」。終究,他選擇堅持下來,雖然沒有掀起對抗式的革命,卻用自己的「留下」,打破體制對非典型存在的排斥。因為他明白,只要他妥協離開,勢必就會有下一個「黃明真」被迫走上同樣的路。

我覺得自己處在弱勢,經歷過那個過程,所以會比較容易看見弱勢的學生。我會盡量會製造一些比較舒服的環境,讓這些學生能夠經過。

根據估計,台灣跨性別人口約占總人口的0.5%,約為11萬人;另有醫學與性別研究指出,每10萬名成年人中,約有560人會經歷性別不安的困擾。

我會認為如果讓整個社會都能去接受每一個人的原始狀態,不管他是跨性別,還是是順性別。這樣子我們整個性別教育才是成功的,以性別方面來講,才是一個完全祥和的社會。

曾經為了做自己付出高昂代價,黃明真如今已成為跨性別教育者的代表人物。他以38年的教職生涯,跨越制度壓力、社會偏見與自我認同的重重挑戰,不僅活出自我,也為跨性別群體走出一條不孤單的路。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