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日中關係陷2012年以來最低點 雙方如何出招?前次導火線為何?

中國不滿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接連對日祭出旅遊與水產品進口禁令。(圖/美聯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7日發表「台灣有事」談話後,日本與中國兩國緊繃局勢便持續升溫,有專家稱兩國關係已跌到自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為何中日關係緊張?中國祭出的制裁手段對日本造成哪些影響?日方對此如何回應?上次中日關係如此緊張是因為什麼事件?

為何中日關係緊繃?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若中國對台動武且威脅日本,就可能動用集體自衛權。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不滿高市早苗說法,在社群發文「那種骯髒的頭乾脆斬了吧」,中國政府也召見日本駐中大使,要求高市早苗收回相關言論。

對此高市早苗則回應,自己是根據最壞的情況回應質詢,並強調無意收回言論;日本政府發言人木原稔也重申,日本對台灣的立場沒有改變。

中國祭出哪些「制裁」手段?

中國方面除呼籲國民暫勿赴日旅遊、留學外,也宣布祭出水產品進口禁令。大量中國旅客為此取消赴日機票,多家中國航空公司也減少飛往日本的航班。

除旅遊、海鮮出口限制外,朝日新聞報導指出,包含中日韓三國文化部長會議、日本熱門電影上映等,也都遭到中國官方取消或推遲

此外,中國在11月17至19日在黃海進行實彈射擊演習3天後,隨即又宣布於11月23日至12月7日連兩週期間,在渤海水域展開實彈射擊演習;11月24日時,中方再度宣布在甲午戰爭關鍵戰場「黃海劉公島」東部海域實彈射擊

反制手段對日本造成哪些影響?

日本財經媒體《東洋經濟》指出,原預計今(2025)年將有144萬件的中國赴日旅遊行程,但推估已有約3成被取消,經濟損失約為1900億日圓(約新台幣381.5億元)。

日本諮詢公司「野村綜合研究所」評估,如果中國旅遊限令實施長達1年,預計日本經濟損失將達到1兆7900多億日圓(約新台幣3600億元),等於讓日本實質GDP下滑0.29%。

水產禁令方面,日本數據調查公司「帝國資料庫」估計,中國水產品禁令將影響172家日本漁業相關企業,約佔所有對中出口日企的1.9%

帝國資料庫指出,由於中國早在2011年福島核災後就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直到近期才短暫恢復,日本海鮮出口商早已開發美國、東南亞等其他國家市場,以減少對中國依賴。

因此帝國資料庫認為,本次中國的水產禁令衝擊不大,但若中日關係持續惡化,可能將會有更多日企受到影響。

日本如何回應中方各項措施?

中國駐聯合國代表21日致函聯合國秘書長,稱日本若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將構成「侵略行為」,中國將以《聯合國憲章》與國際法賦予的自衛權回擊。

中國駐日使館也指出,根據《聯合國憲章》中的敵國條款,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軸心國成員採取進一步侵略行動,中法俄英美等聯合國創始成員國,可不經安理會授權,直接採取軍事行動

日本外務省對此回應,1995年的聯合國大會上,包含中國在內的會員國即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確認敵國條款已經過時。此外在2005年的聯合國世界高峰會上,中國等各國領袖也均同意,刪除《聯合國憲章》中有關敵國的字眼。

高市早苗出席G20峰會時也表示,此行雖然未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接觸,但並未關上與中國對話的大門。

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則在23日表示,將持續推動在沖繩與那國島部署飛彈的計畫。彭博社指出,與那國島距離台灣僅約110公里,是日本距離台灣最近的領土,認為此舉反映日本對台海衝突的擔憂。

上次中日關係緊張原因為何?

有學者分析指,這次中日關係已跌至自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回顧2012年時,有7名來自香港的保釣人士,在8月15日突破日本海保廳船隻封鎖,登上中日台三方均宣稱擁有主權的釣魚台,並插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旗幟。不久日本國會議員與右翼分子也率隊登島插上日本國旗,引發中國民眾不滿,在深圳、濟南、青島、廣州等地爆發激烈的反日示威。

隔月,日本政府聲稱釣魚台列嶼所有權屬於日本琦玉的栗原家族,並宣布以20億5000萬日圓(以當時匯率換算,約相當於新台幣7億8000萬元)向該家族買下釣魚台等3座島嶼,將釣魚台列嶼正式國有化。

日方此舉隨即在中國引發更激烈的抗議行動,許多日本品牌店面、日式料理店與日牌汽車遭到破壞、日本大使館遭丟擲垃圾與雞蛋,甚至有日牌汽車車主與在日中國人遭毆打。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