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馬太鞍堰塞湖救災將滿月 明決定是否調降紅色警戒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馬太鞍溪堰塞湖自10月以來,水位沒有顯著變化,前進協調所在確認符合解除「紅色警戒」的4大要件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預計明(21)日下午做最後一次決定,是否調降到正常情況。而相關救災工作時程就要滿1個月,即將會轉型進入重建階段,其中將會研議是否要在光復鄉設置滯洪池,同時評估家戶是否做防水閘門。

公視記者游騐慈報導,「這裡是花蓮的光復國中,校園裡還是泥濘,儘管目前下起零星雨勢,不過清淤工作仍在持續進行。」

前進花蓮光復鄉街頭,仍有許多工程車進駐進行抽水和清淤,當地民眾表示,一想到下雨,仍讓他們有陰影,就怕再次大淹水。

光復鄉居民說:「我們光復鄉現在每個村民,擔心的就是水再流進來,都會害怕。」

災後的光復鄉力拚復原重建,但走在光復鄉街上,卻發現多個溝蓋板遺失,目前先放置三角錐。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強調,如果有偷竊溝蓋板,可依涉犯《災防法》送辦,最重可處無期徒刑。

光復鄉居民認為,「偷應該會整片都偷走、整排都偷走,不會留那1、2個。」

光復鄉的救災復原工作即將滿1個月,中央協調所也即將退場,並轉型成立9組推動重建工作坊,其中,為了防止溢流事件或大雨再重創花蓮光復,中央正研議是否設置滯洪池以及家戶防水閘門。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要請縣府這個地方還有鄉公所,將來要朝這個滯洪池的方式來做處理,讓這個市區裡面淹水的狀況,可以先進到這個滯洪池。」

游騐慈報導,「先前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住戶家門口鐵捲門都被沖毀,現在住戶都在家門口前堆放沙包,但中央目前研議要在家門口設置防水閘門。」

光復鄉居民質疑,「你看我們的水線到哪裡,我防水閘門如果要堆那麼高的話,真的是有那個作用在嗎?」

也有光復鄉居民說道,「看那個土石流下來,嚇死人,那個房子都倒了都淹土啊,真的那個防水閘門沒什麼作用。」

花蓮縣建設處長鄧子瑜回應,「是不是來申請做這個防水閘門,這個部分我們也會盤點民眾的需求,了解民眾的需求之後,來跟中央申請補助。」

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20日的馬太鞍溪堰塞湖,儲水量維持155萬噸,近日水位則沒有顯著變化,中央預計將在明(21)日下午做最後一次決定,調降到正常情況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