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豬大腸流市面 公衛學會促設食安簽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黑心豬大腸流入市面,恐怕已有不少民眾吃下肚。專家提醒,工業級雙氧水根本不能用在食品加工,查扣只是第一步,還得進一步檢驗是否含有重金屬或有毒化學物質。台北市公共衛生學會表示,食安問題凸顯國內稽查人力不足的現況,呼籲衛福部推動「食安簽證」制度。
百威食品公司位在新北板橋的地址,已經被勒令停工,但是外界關注食安的進展不停歇,使用工業級雙氧水加工的黑心豬大腸流入市面,已經不知道有多少被民眾吃下肚。
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主任魏任廷說明,「現場總共有7個雙氧水的桶子,其中5桶是空桶,針對這7桶的部分已由檢方全數查扣,帶回後續來做進一步的偵辦。」
毒物科專家顏宗海指出,食品級雙氧水在嚴格規範下可用於部分食品處理,但最終產品不得有任何殘留;工業級雙氧水則完全禁止用於食品製作,因此光是查扣產品還不夠,還必須進一步化驗這批工業級雙氧水的成分,才能真正釐清對人體造成的潛在危害。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明,「應該把這查獲的工業級的雙氧水,送驗送實驗室化驗,看到底這不純物包括哪一些,是哪一些化學物質、哪一些重金屬,是不是有鉛有汞有鎘有砷?」
每隔一段時間就爆發食安問題,台北市公共衛生學會認為,這凸顯衛生稽查體系的人力問題,全國登記在冊的食品業者約有47萬家、餐廳約16萬家,但全國衛生稽查人力只有大約700人,因此呼籲衛福部推動「食安簽證」制度納入食品技師和公共衛生師。
台北市公共衛生學會理事蔡秉謙認為,「在稽核面的時候沒有做一個配套措施叫做平常的突擊檢查的稽核,那簽證制度如果落實的話,可以類似建築師跟會計師一樣。」
對於蔡秉謙希望評估試辦計畫的可行性,食藥署回應,現行已有完整食安管理機制,暫時沒有增加食安簽證制度的考量,未來可研議評估規劃公衛師,協助釐清食品中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判明。
蔡思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