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美首推海岸波浪能發電計畫 以海浪運動轉化機械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首個海岸波浪能發電計畫在洛杉磯港正式啟動,儘管這種發電方式與川普能源主張不同調,但因為是開發海洋能源新的嘗試,加上特有的風浪防護機制,也引發美國媒體的關注與討論,未來包括台灣、葡萄牙和印度都有類似試驗。

經過近兩年的審核與環境影響評估,一連串繁瑣程序,美國首個由業界與非營利組織合作推動的岸基波浪能發電試驗計畫,最終得以在洛杉磯港這塊舊港區啟用。

目前發電功率還很有限,大約只能供100個家庭用電,技術開發業者希望,未來能進一步擴大規模。

Eco Wave Power執行長Inna Braverman說:「那邊有洛杉磯港與長堤港的大防波堤,長達8英里,若是裝設擴大到8英哩,可以產生60百萬瓦(MW)功率,大約可供6萬戶用電。」

波浪能發電有許多形式,這種是利用岸上的藍色大浮筒,藉著海浪上下推動活塞,將液壓油藉者管線推入陸地上的鋼瓶增加壓力,進而帶動馬達旋轉產生清潔電力。

對追求零排放目標的洛杉磯港區來說,這可以是選項之一。

公視國際記者張瀚報導,「之所以來這裡,一方面是想了解波浪能計畫的可行性和效益,更想透過近距離接觸,能夠聽聽波浪能發電所造成的聲響,以及設備對於海岸景觀所造成的影響。」

與浪潮聲相比,浮筒運作聲響不大,至於景觀融合性,則要看設備規模有多大,以及安置的面向。

面對惡劣海象與颱風、颶風這類風暴,Inna Braverman回應,「當浪太高以至於系統無法承受,浮筒就會自動升到水線以上,好似我後面這樣,它們保持這樣升起的態勢,像是堤壩一部分,直到暴風過去。」

台灣的學術界也在研發波浪能設備,蘇澳港區不久前也釋出波浪發電試驗場域,供能源業者承租測試,我們在洛杉磯也看到台灣業界派人來此觀摩。

以科國際海洋能源專案經理李鈺婷表示,「其實我們有注意到,尤其是他們這組設備,在不僅是加強跟保護堤防的結構,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然後也加上因為它們是設置在岸上,所以在安裝跟維運的部分,其實都非常快速跟方便,在工程技術面的部分,我們當然也要選擇,如何符合台灣的地形條件跟海象。」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