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傳涉開放美豬牛 衛福部:按科學分析嚴格把關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美關稅談判卡關,外傳是跟開放美牛內臟、絞肉有關,衛福部今(17)日表示,食安會按照國際規範、科學分析嚴格把關,國際談判應該由行政院向國人說明。立法院今日也舉行台美關稅談判相關公聽會,外界關注如果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國內汽車產業可能會受到嚴重衝擊;車輛公會喊話,應該優先調整貨物稅,而非關稅。
台美關稅談判持續進行,外傳台灣將鬆綁美豬美牛等限制,包括取消肉品產地標示、放行過去管制的美牛內臟及絞肉,並同意放寬美豬萊克多巴胺容許量等,當作台美貿易談判籌碼。
但衛福部僅再三強調,食安會按照國際規範、科學分析嚴格把關;至於談判內容,必須由行政院對外說明。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質疑,「經貿談判小組鄭麗君副院長說放,你們就放?」
食藥署長姜至剛回應,「我們一定是在食品安全的科學分析、風險評估的架構下進行。」
王育敏回應,「那我知道了,你們這3項都有可能要開放。」
外界也關注如果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汽車產業恐怕受到嚴重衝擊。在一場台美政府對等關稅協商公聽會上,車輛公會喊話應該優先檢討貨物稅,而非關稅。
車輛工業同業公會副秘書長吳智魁表示,「希望優先調降貨物稅,而不是關稅,我們要降為零,是比別人更有辦法能力承受嗎?」
桃園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劉勝銘指出,「這一波的零關稅,如果未來導致工作權的喪失,都是中高齡失業。」
至於外界質疑政府處理台美關稅協議、不夠透明,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解釋,這次是非典型經貿談判,強調會在8月1日前積極跟美方協商,希望爭取到比日韓更好的待遇。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說,「台灣目前為止還沒有收到關稅信函,我們也希望可以爭取到跟我們的日韓競爭對手更好的待遇。」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分析,「如果說美國對我們的關稅,壓到25%以上的話,我們應該是要貶值到35元才能助出口商降衝擊。」
學者建議,短期可以聚焦在協助企業「業態轉型」,降低出口市場集中度、並且強化接單彈性;中期則應該放眼擴大國際合作跟產業升級;長期目標還是必須強化自身產業體質,逐步擺脫對外部市場的依賴。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