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政路首期延伸通車後壅塞 交通局:延長工業區一路綠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斥資23.9億的台中市市政路第一期延伸工程前天(26日)宣布通車,不過地方民眾反映上下班在市政路與工業區一路路口周邊路段嚴重塞車。學者分析,道路目前功能性不足,且有新路效應因此有陣痛期。交通局則說將全面延長工業區一路路燈秒數,滾動式調整。
車子一輛接一輛,到了路口就打結,台中市市政路延伸工程剛通車2天,但與工業區一路路口周邊路段一到上班就容易塞車,讓上班通勤者相當困擾。
台中市民王先生指出,「上下班這裡多少都會塞車。」
台中市民詹小姐表示,「有一些人潮他就是往這邊消化上來,不用繞到五權西路那邊,等於是把五權西路那個路段的分散過來。」
市政路延伸工業區一路至安和路段工程全長750公尺,總經費23.9億元,26日正式通車。
台中市府原先預期能紓解台中工業區、精密機械園區與中科園區3大產業聚落的交通壓力,不過民眾反映上下班嚴重塞車。交通學者分析,目前延伸工程僅有一半,功能性不足加上「新路效應」,會吸引車流進入該路段嘗試。
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助理教授洪百賢認為,「它的功能性還沒有完整的呈現,因為它未來還要繼續延伸,也就是說現在只是到達目標的一半而已。剛開始第1天或甚至第1週、第1個月都有可能會有這種塞車的情況,因為可能民眾要去試試看才知道說這條路究竟可以到哪裡。」
台中市交通局交通規劃科股長謝邦柱說明,「我們針對工業區一路的綠燈時間再全面性做拉長,然後我們今天早上也有持續派員去觀察整個進入工業區車流的狀況,我們會持續針對周邊路網車流狀況再做滾動的檢討。」
台中市交通局表示,目前觀測工業區一路車流量大,已全面將綠燈秒數拉長,後續會再滾動式檢討。學者則提醒市府,可多加宣導市政路延伸工程通車路段適合哪些用路人使用,做到基礎分流就能度過開通的陣痛期。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