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斥資14億蓋保育區 守護遭海洋垃圾割傷海豹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荷蘭耗資約台幣14.5億元,打造最先進的海豹保育區,專門照顧全球最大潮間帶、瓦登海附近的2萬多隻海豹。這些海豹經常被附近的海洋垃圾割傷,或是被來來往往的船隻撞到,保育人員會定期巡查,將受傷的海豹帶回去治療,原本一年約救治200隻海豹,但經過獸醫和飼養員的努力,受傷海豹明顯減少。
4個月大的灰海豹好奇地四處張望,他現在被養在荷蘭的海豹保育區裡。當保育人員救下牠時,小海豹的鰭狀肢腫大、眼睛受傷,而且與父母失散了。
經過獸醫的治療和飼養員的細心照顧,很幸運地活了下來,當民眾透過超大型的玻璃展示窗與牠互動時,小海豹也開心地回應。

荷蘭海豹保育區館長迪克表示,「海豹習慣生活在海洋中,這對牠們的皮毛有好處,而且海洋中的鹽分還可以加快海豹傷口癒合的速度,因此在海中生活對海豹有益。」
荷蘭的海豹保育區採用的都是世界最先進的設備,這裡一次可以救治70隻海豹,還有12間加護病房。
根據2024年的統計,世界上最大的潮間帶海岸線長達650公里,從丹麥南部到德國,又轉向西到荷蘭的瓦登海,約有2萬4000隻海豹,但都是孤兒,最新的保育區就是為了這群海豹而設立。
研究人員發現,海豹受傷的原因包括被水面上漂浮的碎片割傷,或是被來來往往的船隻撞傷。
迪克指出,「回顧過去15年的資料,有越來越多的海豹被海洋垃圾纏住,大多數都是魚網,但逐年增加。」

保育中心人員說,他們會定期到瓦登海附近檢查海豹的健康狀況,除了外傷,也存在著各種疾病的風險,像是肺蠕蟲,這種寄生蟲會引發支氣管肺炎,影響海豹的潛水和覓食能力;以藥物治療,讓牠們在保育區待上幾週,復原後再送回瓦登海。
迪克提到,「我們一年約救治200隻海豹,但目前有越來越少的跡象,因為我們創造了更好的環境,積極預防疾病發生,同時也儘早採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
荷蘭這座耗資超過4千萬歐元、約台幣14.5億元的保育區,不僅僅是為了海豹,也提供教育空間,提升民眾對海洋環境保護的了解。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