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幫助聽障朋友溝通更順暢,師大特教系劉秀丹教授攜手奇美醫學中心、逢甲大學與台南大學的專家,研發出4項輔助科技。在台南啟聰學校舉行成果發表會,現場開放體驗,不論是聾人或聽人,都認為新奇又實用!

這款智慧眼鏡,可以即時把語音轉成字幕,直接顯示在鏡片上,讓聽障者也能即時掌握對話內容,體驗過的民眾都覺得新奇又實用。

聽障者邱保瑞說:「吵雜的環境之下,可以透過眼鏡的螢幕轉換成文字,讓我更了解對方在說什麼。」

這場成果發表會展示的,正是師大劉秀丹教授與多所學研機構,共同推動的聽覺障礙輔助科技,其中一項技術能夠將發音含糊不清的語音,透過軟體轉換成清晰標準的發音,幫助聽障者練習說話。

聽障者劉浩恩談到:「可以幫助我們知道自己的清晰度,有沒有可以講得更清楚,如果雖然講得不清楚,可以讓我們可以再多練習,然後讓自己可以有更大的進步。」

除了說話上的練習,團隊也注意到許多聽障朋友在看長文章時,常常不容易抓到重點,為此開發出AI易讀圖文App,可以幫忙把一大段文字整理出重點,還會搭配圖片幫助理解。

只要把文章輸入系統 AI就會,自動產生重點摘要,還有一格一格的圖像。

聾人張嘉容表示:「如果看圖可以知道大概的意思,但是能百分之百理解內容?就不一定。」

而在生活中,許多聽障朋友溝通不便,導致社交上缺乏練習機會,團隊也設計了虛擬人物互動平台,模擬真實生活情境,讓使用者練習怎麼跟人互動。

台南啟聰學校學生葉俊廷提到:「一張郵票要10元,她說有沒有需要幫忙。」

台南啟聰學校老師陳郁婷也補充說:「像我們在溝通訓練方面的課程,我們可以在上課教孩子怎麼溝通的技巧之後,再讓小朋友可以分別練習。」

師大教授劉秀丹表示,AI的快速發展為輔具研發帶來新可能,團隊也會持續更新設計,讓科技真正融入生活。

劉秀丹解釋:「我們的計畫是希望透過科技,然後幫助聽障朋友聽、說、還有閱讀、還有溝通,我們發現AI的進步實在太快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的在追、不斷的在追,一直隨時在跟進我們的原來的設計。」

目前像智慧眼鏡還有體積偏大、易讀圖文App轉換時間過長的問題,未來也會持續優化,這些科技希望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提升聽障者整體的溝通能力與生活品質。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