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 傳產「水五金」首當其衝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在傳統產業當中,出口非常強勁的「水五金」也受到影響,有業者已經被美國客戶通知要暫停出貨,甚至也有部分業者正在觀望連假之後是否要如期開工,產業界在等政府是否有相關因應跟配套。另外,根據美國官方公布的關稅豁免規定,美國價值占20%以上,可以免除附加關稅。
道道程序、千錘百鍊打磨,再加上精密的設計,來自台灣的水五金產業可說是享譽國際,每年產值達到600億左右,有6成都銷往美國,如今受到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首當其衝。
隴鈦銅器董事長吳佾達坦言,「客戶當然現在也是很緊張,就變成說要求先停止出貨,自己來付關稅,不可能嘛。」
像是彰化大廠隴鈦,公司9成8以上都靠外銷,北美市場更佔到8成,已經有客戶通知要暫停出貨,接下來這筆32%的高關稅,是誰要付都是難題。
彰化縣的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更統整「災情」,因為碰到清明連假,不少業者已經在討論,週一(7日)是否要如期開工。
台灣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家烈表示,「在船上的運到美國已經超過4月9號,要加稅的時間了,這個是不是已經就要加了?其實現在都還不明,所以32%關稅就不用出貨了,因為出了就已經是虧了。」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則說:「一般企業賺錢是賺最多10%,那麼他要加32%,就是要損失20%,哪一個企業能夠受得了產品損失20%?」
傳出停單業界不樂見,不過美方另外也公布關稅最新的豁免規定第9903.01.34條,銷往美國商品,美國價值占20%以上就可以免除附加關稅,其中來自美國的原料、零件、組件、技術或設計,所占的比重都包含。
資深產業分析師陳子昂指出,「任何資通訊產品裡面最關鍵的軟體跟晶片,幾乎都來自於美國,軟體加晶片佔資通訊產品的成本比重,幾乎每一個都超過20%。」
分析師認為,對台灣電子廠商可能減少衝擊,而在免稅的細部認定,仍是有待台美政府釐清;不過,像傳統產業在台灣設計生產,美國技術內容顯然不高,恐怕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