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共軍新型登陸駁船艦曝光 軍事專家:不排除刻意擺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際軍事網站「海軍新聞」揭露,中國正在建造可以輕易克服地形限制,適合登陸台灣的專用駁船艦隊。這個消息引起國內外媒體諸多的報導,認為這是中國釋放有攻台準備的具體信號。公視國際記者採訪第一批為「海軍新聞」證實且解析這批駁船的英國軍事專家索爾茲伯里博士,進一步了解這個影像的出處,以及對台灣國防造成什麼影響?

中國廣東海灘上拍攝的這段影像,在《海軍新聞》上披露之後,立刻在軍事圈中引發騷動。

地緣戰略委員會海軍專家索爾茲伯里博士說:「我不確定是誰拍的影片,它是從微信上開始傳播的,雖然短時間就被下架,但幾位軍事專家即時發現,就在網路上廣傳了。看到駁船連結起來,且放下登陸橋, 這個畫面看起來是很刻意安排的。」

索爾茲伯里博士是第一批檢視這段影像真偽的軍事專家,她解釋這些特殊駁船將改變外界對解放軍兩棲登陸的想像。

這些駁船有如移動式的自建港口,船底有自動升降的腳柱,在惡劣天氣下也能維持船隻穩定,船尾是開放平台,可以對接裝滿戰車的滾裝渡輪,前沿則有長達120公尺長的登陸橋,可以輕易地突破地形限制,直達沿海公路。

地緣戰略委員會海軍專家索爾茲伯里博士指出,「(目前為止已經建造了幾艘?)我們無法完全確定,看起來大約有4到5艘。但依照這些駁船的建造速度,和顯然已經通過測試,看起來可以發揮功能,這意味著設計已經完成,未來量產更簡單,速度也更快。」

專家認為,在戰爭情境下,特殊駁船會在解放軍搶下制海、制空權後,用來運輸第二波的武力。中國軍事部署越顯侵略性,從中國海軍、海警和海上民兵,甚至到一般的民用艦艇都賦予軍事用途。台灣該如何應對?

地緣戰略委員會海軍專家索爾茲伯里博士表示,「台灣軍事力量是極佳的,並且已經準備多年,我不認為這意味著,台灣必須全面重新思考防禦策略,而是納入這個訊息,以確保對應的戰略到位。」

這個新發現,不會全盤打翻台灣原有的防禦計畫,但將會促使台灣軍方重新評估且擴大監控海岸戰線,且確保台灣有能力快速地在任何地點部署防禦力量。

地緣戰略委員會海軍專家索爾茲伯里博士說:「要記得的是,我們好多人都跟台灣站在一起,我們不希望台灣被中國佔領。大致上來看,進攻台灣是非常困難的,不是像解放軍渡過海峽就登陸台灣那麼簡單。非常大的可能,台灣是有能力反抗的,即使沒有其他後援。」

專家也表示,這些訊息不排除是被有意洩漏的,但不管意圖為何,這都提供給台灣可以提前佈局,以制定反制戰略的機會。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