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全球首座生物電腦問世 活人腦細胞整合至矽晶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全球第1台將活人腦細胞整合至矽晶片的生物電腦問世,它是澳洲墨爾本一家新創公司把2022年成功讓培養皿中的神經元,學會經典反應訓練遊戲「乓(Pong)」的再進化延伸,除了有更快速處理資料和學習的潛力,未來甚至會在醫療領域改變遊戲規則。

這個伺服器櫃子裡都是把活人腦細胞跟電腦晶片結合在一起的裝置,這是澳洲墨爾本新創公司Cortical Labs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中,所正式發表的全球第1台生物電腦「CL1」。CL1充滿數十萬個實驗室製造的神經元,具有學習的潛力,是項突破性的新技術。

Cortical Labs執行長兼創辦人張漢文表示,「也許是矽以外的另一種形式,可以用來製造未來的電腦,因此我們把這些神經元或大腦細胞放入電腦晶片中讀取其電流活動,並根據電腦程式施以些許刺激。」

2022年Cortical Labs成功讓培養皿中的神經元學會經典反應訓練遊戲「乓」,震驚學界,如今CL1再延伸進化,系統內部配了精密的生物反應器,有更快速處理資料和學習的潛力,未來甚至在醫界展開新篇章。

Cortical Labs執行長兼創辦人張漢文說明,「一位癲癇患者若從他身上培育出腦細胞的神經元,這些腦細胞就會出現跟這名患者一樣的癲癇發作之表現,等於提供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在這個人自有的情況下進行實驗跟藥物開發。」

近年來人工智慧應用在各領域的開發雨後春筍;另一家荷蘭晶片新創公司Innatera也從大腦擷取靈感,當自家門口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啟動監視、觸發警報。

荷蘭晶片新創Innatera首席商務長德拉希里說道,「我們將雷達感應器跟我們的神經形態晶片連接起來,進行人類存在偵測,能夠區分樹木、動物等非人類物體。」

許多創新科技都是在複製人類的大腦,例如當人們聽到某種聲音或嘗到某種味道時,腦中的神經元就會被啟動。不過相較於人腦的耗能,AI的能源需求尚待解決。有部分專家表示,快速開發資料處理中心耗電量大,為了應對氣候變遷,同步把乾淨電力考量進去將不可或缺。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