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南聰學校相隔14年後再因性平事件遭糾正 當年案件發生過程為何?

國立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2011年爆發164件疑似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立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2011年爆發164件疑似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造成92名學生受害,最小受害者年紀只有國小2年級。相隔14年後,南聰再度因為屢傳性平案件遭到監察院糾正。當年性平事件怎麼發生?監察院調查結果如何?此次監察院糾正教育部、南大、南聰的理由為何?

國立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前身為國立台南啟聰學校,簡稱南聰),自2004年至2011年間,共發生164件疑似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造成92名學生受害,最小受害者年紀只有國小2年級。事件於2011年遭揭露後引發社會譁然,2020年上映的電影《無聲》,即取材自此一事件。

事隔14年後,監察院發現南聰學校迄今仍屢發生性平案,並對學生採取軍事化管理,同時並未解決校園空間安全等已存在多年的問題,故於2025年2月再度發布調查報告,並糾正教育部、南大及南聰等相關單位。

當年性平事件怎麼發生?

人本教育基金會於2011年9月21日召開記者會,揭發南聰校園集體性侵事件,並指控受害學生曾向老師求救,卻遭到漠視。

教育部事後立即聘請學者專家組成「專業輔導諮詢小組」輔導該校,並組成「性平事件專業輔導小組」,實際至南聰校園協助改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也在2011年底啟動。

監察院共查出164件校園性平事件

監察院2012年公布調查結果,共查出164件疑似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發生地點遍及學生宿舍、校車、校園、校外等,且因學校未依法設置監視器及緊急求救裝置等校園安全設施,導致個案A同學於2005年及2006年間多次遭受性侵害;另外也有部分學生重複受到嚴重傷害。

監察院報告直指,正是因為南聰教職人員及主管機關的漠視、消極不作為,才造成該校性侵害、性騷擾事件不斷發生。

另外,針對校方長期隱匿不報類似案件,加上2011年事發後並未依法召開性平會,而是自行組成無專業素養人員參與的調查小組進行調查,意圖讓當事人和解私了,甚至不當干擾受調查人,監察院也決議共彈劾16人,包含教育部中辦主任藍順德、科長羅清雲、督學林忠賓,以及南聰前後任校長林細貞與周志岳、各科室前後任主任及組長等人,創當屆新高紀錄。

監察院2012年針對台南啟聰學校性侵案彈劾16人(圖/監察院)

改隸屬國立大學仍未持續監督改善

監察院指出,教育部2012年在面對社會責難、民間團體質疑,以及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系提出的意見下,同意將南聰改為隸屬國立臺南大學,並於2015年決議,退出當年進入南聰協助輔導改善的專案輔導小組;監督南聰的計畫也以「去標籤化」為由,改以「監督14所特教學校」專案計畫方式進行。

國立臺南大學接手監督南聰後,雖有針對此案件短暫輔導過南聰,但不久後即以「尊重該校特教專業」,讓南聰回歸自主管理。

監察院糾正教育部、南大、南聰理由?

監察院此次糾正教育部、南大及南聰,乃因南聰自2016年起,即欠缺教育部與南大等主管機關強力監督,甚至當時爆發大規模性平事件的在校相關人員,至今還有逾三分之一仍續留南聰教學現場,其中部分人員甚至更重回主管要職。

監察院在2023年4月啟動調查後,教育部才於5月重組專案小組入校輔導,結果發現,該校對學生採取軍事化管理,包含控制學生吃飯、洗澡、住宿等方式,未顧及學生需求;且有4名學校主管人員被發現,並未落實性平案件通報。

監察院針對南聰學校的調查報告

而在過去10年以來,南聰學校仍有諸多問題並未改善,包含處理性別事件的法制及程序不完備;該校校車緊急求救裝置是以警鈴方式設置,未針對聽障學生特殊需求採用閃光裝置;校園空間安全改善極為有限;未落實性平案件通報;非全數教師均具備文法手語及自然手語的能力等;另外,自2012至2023學年度,該校通報180件疑似校園性別事件,經調查後成案數共59件,相較於其他14所特殊教育學校,案件數仍偏高,因此通過糾正。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