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高山蔬果轉作 減緩休耕又保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有人指責高山農業是七二水災嚴重災情的元兇,其實在宜蘭縣的三星鄉,已經成功地研發出新的農業開墾模式,將原本適合在高山生長的水果蔬菜,轉移到平原種植。 原本應該種在高山地區的溫帶梨,現在在山下的平原也能看到,宜蘭縣三星地區約有一百公頃的稻田,近年來都轉作高接梨,原本面臨廢耕的稻田,又恢復種作,而且因為在平地,不怕土石流,也不會背負破壞山林的惡名。 在二三十年前突發奇想,把高山溫帶水果嫁接到山下種植的果農李坤養表示,各地只要掌握好適地適種的原則,一樣可以種出甜美高山作物 加入WTO之後,台灣每年都有大面積的平地稻田面臨廢耕,而現在高山農業又面臨破壞山林的指責聲浪,李坤養說,三星鄉的模式,應該是一條山林保育和農業復甦的雙贏之路。 公視新聞綜合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