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月球正在縮小中 科學家擔憂影響登月任務

(圖/美聯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近期印度和日本接連成功登陸月球,NASA也計劃於2月底重返月球。但一項NASA資助的研究顯示,受內部冷卻和地球潮汐力影響,月球正持續收縮並導致月震,科學家擔心這會對未來探勘和殖民計劃構成威脅。

近期印度、日本接連登陸月球,美國NASA也睽違近半世紀,預計於近期重新登陸月球。

其中科學家推測部分月球的永久陰影處中,可能存在著「水冰」,擁有大片永久陰影區的月球南極成為各國的焦點。

科學家們盼望著找到足夠的水冰,不僅能夠探索地球的起源,更能夠進一步研發利用,成為人類在月球採礦、建立殖民地的重要基礎資源。

但在月球區住的想法,如今可能要落空。

NASA資助的一項研究顯示,受到月球內部冷卻與地球潮汐力影響,月球正不斷地收縮變小。研究人員稱月球的周長在過去的百萬年中縮小了近46公尺。

月球收縮會導致表面受到擠壓,並形成逆斷層。(圖/NASA)

雖然該數字不足以對地球或潮汐產生影響,但對月球表面的影像卻是巨大的。像葡萄萎縮成葡萄乾一樣,月表在收縮過程中會產生無數皺褶,並導致長達數小時的「月震」與無數斷層,會對探勘儀器或是未來定居造成威脅。

「人們認為月球的地質活動已經停止,數十億年來什麼也沒有發生。」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地球中心的資深榮譽科學家沃特斯(Thomas Watters)指出,「但這與事實相去甚遠,月球不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發生的平靜地方。」

但沃特斯也強調,這項研究結果並不是要呼籲停止對月球的探索,而是要提醒人們警惕月球的危險性。

過去美國在阿波羅任務中在月球放置了數個地震儀,根據這些數據,最強的月震規模約等於地球的5.0,對地球來說不大不小的地震規模,卻會因為月球的重力較地球小,而導致晃動更大。

「地球上有更強的重力讓你附著在地表上,在月球上走路,即使是一點點震動都會讓你摔倒。」沃特斯表示。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NASA行星科學家韋伯(Renee Weber)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不會影響阿提米絲3號的著陸區域選擇,「像地震一樣,我們無法預測月震,而且強烈的淺層月震並不常見,對短期任務的風險較低。」

也有科學家對於「月球收縮導致月震頻繁」這一推論不認同,長期研究阿波羅地震數據的德州大學地球物理學榮譽教授中村(Yosio Nakamura)認為,這些震動應該是來自月表下數十公里。

但中村也同意月震確實可能成為未來載人登陸任務的問題,「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地震,它們確實對未來的著陸任務構成潛在威脅,我們需要更多有關數據。」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