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出爐 提供平時、戰時應變指引

徐珮華/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防部今(13)日公布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相較於去(2022)年推出的範本,此版更詳細指引平時及戰時的應處方式,並增加敵我識別等項目,民眾可至全動署網站下載。

國防部去年4月曾公布「全民國防應變手冊」範本,全冊共11章節,指引民眾面臨軍事危機及相關災害時的應對方式,但內容挨批不實用。

為此,國防部蒐整各界意見並參考國內外經驗,今日公布新版48頁「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分為「平時準備」與「戰時應變」兩階段,除增加文字敘述也輔以適量插圖,提供民眾更詳盡的應處方式。

「平時準備」包含緊急避難準備、防空警報音符及聲音識別、認識周邊重要處所、掌握正確訊息;「戰時應變」則包括戰時可能發生狀況、敵我識別、緊急疏散避難、戰場維生應處、通訊傳播中斷應處、戰傷醫療急救、戰場危機處置、民眾對各類型災害應變作法、緊急應變專線。

手冊增加敵我識別項目,上圖為我國國軍服飾,下圖則為敵軍穿著。(圖/取自2023全民國防應變手冊)

有關戰時的防空避難場所,內政部警政署民防指揮管制所副所長林國華說明,目前全台8萬9,405處,已有8萬3,691處就容量、數量、堪用性與安全性完成稽查,占93.6%,預估7月中前可稽查完畢。此外,截至6月7日,也已更新83.4%的防空避難標示牌,7月底前將全數完成。

防空避難標示牌。(圖/取自2023全民國防應變手冊)

國防部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強調,手冊於平時公布,是為了讓民眾有充裕的時間對戰時進行整備。而針對有意在戰時投入救災、救難的民眾,內政部地方行政科科長戴淑篁表示,可依《民防法》中有關民團分團的規定自願性加入。

至於手冊在此時間點發表是否有特別意義?沈威志回應,去年因應俄烏戰爭編撰範本,本次經行政院核定後推出正式版本,僅有作業程序上的需求,並無其他時機考量。

全民國防應變手冊目前已公布於全動署網站,不另行提供紙本,民眾可自行前往網站下載;全動署後續也將提供英文版,並持續蒐整意見進行滾動式修正。另外,「消防防災e點通」App也整合防空避難處所、緊急醫療責任醫院、民生必需品配售及收容安置地點等資訊,方便民眾查詢。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