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拜登政府工業復興大挑戰 拚美國製造補助電動車半導體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在川普政府時期,為了奪回過去數十年全球化浪潮所吞滅的本土就業機會而發動的貿易戰,到了拜登政府,更升級為大規模的產業政策,力拼美國製造。藉由對電動汽車和晶片等戰略產業,祭出補貼和減稅等優惠措施,要將美國打造成先進工業的製造基地。

位在中西部的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東北方的新阿爾巴尼,全球第2大的半導體公司英特爾,40年來第一個在美國本土的新製造基地選在這裡落腳,吸引了臉書、亞馬遜以及谷歌等一連串科技公司跟進,接連購入附近的大片土地。

俄亥俄州副州長赫斯泰德稱,英特爾這個200億美元開發案,是為美國關鍵產業按下重新啟動鍵的機會。

俄亥俄州副州長赫斯泰德指出,「半導體是一項戰略性投資,經濟裡300個子行業都有半導體,是我們所做的一切裡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你必須將其置於食物鏈的頂端。」

中國崛起和疫情引發的供應鏈短缺問題,突顯了必需品仰賴進口的風險。過去2年美國的製造業從汽車到洗衣機等一系列商品,都因為晶片荒和零件短缺遭遇生產難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俄國連通歐洲的天然氣管道關閉,以及烏克蘭出口至全球的糧食驟降,更是讓擔憂加劇。

這讓拜登政府決心要力拼美國製造,相繼在2022年通過了降低通膨,以及晶片科學法案。

英特爾政府事務長安德魯斯表示,「30年前你知道台灣、韓國、中國全都說我們要打造半導體產業,然後他們真的專注於制定政策,激勵措施甚至可以高達建造晶圓廠一半的花費,他們政府提供免費的土地、稅賦減免、現金激勵,他們提供整套不同的東西。」

晶片科學法案將提供527億美元聯邦補助金,給半導體生產與研究。這其中英特爾能獲得多少金額的補助還不清楚,但他們希望這筆錢不要分散在許多不同的項目上,因為這會削弱其成效。

距離英特爾園區一小段車程,這家成立77年聘僱300名員工,一天生產6台貨卡車的Battle Motors,除了生產內燃機和天然氣動力卡車之外,另外建立一條電動車款裝配線,生產小眾市場的電動垃圾車,是美國這一波先進製造業浪潮的另一個受惠者。

拜登總統前製造業與經濟發展特助雷諾斯提及,「我們有一系列稅賦優惠提供給任何邁向零排放的科技,所以這不是在挑選贏家,就本質上來說不是在挑選技術,這是代表我們國家要投資清淨科技,因為這對國家的未來以及整個必須的轉型至關重要。」

對Battle Motors的利多,有拜登政府降低通膨法為購買大型電動卡車所提供的上至4萬美元的聯邦補助金,外加俄亥俄州250萬美元的稅收抵免優惠。

加州洛杉磯市清潔隊就正在測試向Battle Motors和其他兩家公司購入的5台電動卡車,並表示為了有足夠的電力,可能必須建造新的電路。

加州洛杉磯市清潔隊經理高爾說道,「我們的調車場將停放120多輛車,那相當調車場那些車輛一晚的充電量有50到60百萬瓦特,所以那會是個艱鉅的任務。」

而無論是大廠英特爾還是小企業Battle Motors,都面臨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方面的直接挑戰。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產業政策研究員馬克穆羅指出,更大的問題是美國政府是否會長期支持這些激勵措施。此外,不管是在俄亥俄州,或在美國其它地方興建新工廠的熱潮,也可能會在這些工廠最終開始投產時出現供過於求。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