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壽司郎模仿效應 餐飲業者改採主動式服務

日本一名高中生日前到壽司郎用餐,卻舔公用醬油瓶,還把口水抹在壽司上,造成壽司郎商譽大受影響。就怕掀起網路模仿效應,現在國內有餐飲業者已經先設法因應,採服務人員主動式服務,加上隨餐附醬料碟,以及用餐環境寬敞透明等方式,確保食安無虞。

還記得這一幕嗎?日前有日本高中生到壽司郎用餐,卻狂舔醬油罐還放回桌上,這個舉動,造成壽司郎市值蒸發新台幣約38億。事後少年和他的父母出面道歉,但壽司郎堅持提告,也改變營業方式,部分分店只開放專用通道送餐。為了力挺壽司郎,有台灣企業以實際行動力挺。

連鎖手搖飲公關發言人侯升偉表示,「公司率隊將總部的所有同仁帶來用餐,希望能夠力挺並且表達餐飲業互相加油打氣。」

台灣壽司郎PR宣傳課課長陳楷媗指出,「大家餐飲業者互相力挺,真的是非常非常感謝,用著平常心在好好地服務我們的客人,那其實人員方面呢,我們也有請人員加強巡邏。」

原來,台灣這家連鎖飲料品牌,和壽司郎有密切合作關係,6日號召60位總部員工,花了近4萬元,到壽司郎門市用餐。

只是,如何防堵壽司郎的模仿效應,也成為台灣餐飲業的重要課題。

「不好意思喔,幫你加個水。」

有台菜餐廳業者,為了確保食安無虞從帶位到倒水,全都採服務人員主動式服務,而非讓客人自助式索取。醬料部分則採隨餐附上,以碟盤裝盛;另外,用餐環境也避開隱密死角,方便觀察客人需求。

壹舍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王聖堯說明,「服務的過程當中就要去注視,看說有沒有需求,然後顧客的這個,看有沒有招手啊,或者有沒有要加水啊、加醬料啊,或者是換器皿,所以都一定是有人在現場,它不會是屬於太隱蔽的方式這樣子去做服務。」

如何兼顧餐飲與品質,每個細節都不容馬虎,才能獲得消費者信賴、品牌永續經營。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