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今(13)日拍板,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預計在今(2023)年春夏之際,開始排入海中。原能會強調,將跨部會合作,做好台灣周邊海域的輻射監控工作。反核團體及漁民認為,政府要提出抗議,態度要硬起來,要求日本提供相關監控數字,如果漁民權益受損,才可以據以求償。
日本政府13日召開部長會議,拍板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預計在今年春夏之際,開始排入海中,引發日本環保團體,以及漁民的關注。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表示,「在排放廢水後的強化監測,跟擴大災區海產消費等努力維護環境的同時,我們也會針對實施這樣的措施,不斷反覆向在地民眾說明的。」
日本政府強調,會做好排放廢水後的強化監測。不過,國際持續質疑日本的做法。
對此,台灣原能會強調,排放決策前,已向日方表達反對排放的立場,也召開多次跨部會合作會議,做好台灣周邊海域的輻射監控等的工作。
原能會綜合計畫處國際事務科長賴弘智指出,「前年中開始有做一個海域的輻射監測,還有一個安全評估的整備計畫。透過這個整備計畫呢,已經有建置我們周圍海域的輻射背景的一個資料庫。所以我們透過這個整備計畫,已經做好相關的工作。」
反核團體則認為,政府的態度要硬起來,要求日本提供相關監測數字。如果漁民權益受損,才可以據以求償。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發言人崔愫欣表示,「會希望政府能夠要求就是日本政府,要公開他排放污水的證據,監測的一些數據,能讓大家可以監督。因為我們並不曉得它們何時會超標,或者是長期排放之下會有什麼影響,可以據此來求償。」
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指出,「廢水排入到大海,我們的洄游性的魚類,整個會遭受到這個污染,那是畢竟(必然)的。那在國際上面,有沒有去拿到許可證,還是有檢測,都沒有公諸於世啦。」
對於日本政府的決定,漁民覺得核廢水勢必會污染到洄游的魚類,抓回來的魚,民眾也會有顧忌,購買意願必定會降低。希望政府要硬起來,畢竟漁業是百年大業,不應該輕易被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