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打算在2023年4月將稀釋後的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遭到鄰近國家提出抗議。由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組成的專家團隊已抵達日本,今明兩天將赴福島電廠實地審查,最快18日會召開記者會說明。
日本311福島核災超過十年,東京電力公司21日向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申請建造海底隧道,排放儲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廢水,目標在2023年春天開始排放,中國22日表態強烈反對。
日本政府決定,兩年後將福島核電廠的廢水稀釋後排入海,引發周邊國家討論聲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上午前往立法院報告,指出台灣會增加檢驗量能並嚴密的監控,在兩年後會以科學上的依據來認定,如果含氚廢水影響到台灣漁業和食安,將對日本求償。 民進黨籍立委林岱樺質疑:「如果說(核廢水)真的無害,那為什麼當初不直接稀釋海放?」 日本政府決定兩年後將福島核電廠的廢水稀釋後排入海,引發周邊國家討論。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前
日本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電廠附近的海水測得的輻射值超標3355倍,受輻射汙染的海水會不會影響台灣附近的海洋生態?海洋大學的洋流專家分析,日本福島外海主要洋流是黑潮,由台灣流向日本,受輻射污染的海水直接流到台灣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即使受汙染的海水隨著北太平洋環流順時針繞回台灣,也是將近一年後的事。 學者也強調,加上海水的流動跟稀釋,日本受污染的海水對台灣海域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而台灣漁民絕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