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災將屆滿12周年,對於核廢水將會在今年的春季到夏季排放入海的問題,福島縣知事強調,會敦促中央政府做好對策,避免福島再次受到負面觀感評價打擊。當地農民也決定轉型,把種植的稻米製成低碳排的塑膠容器和餐具,開創新商機。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排海工程在4日正式動工,工程人員已著手挖掘隧道,將視天候條件排放核廢水入海,最晚會在明年夏天啟動。但除了日本民眾,鄰國韓國也持續抗議,認為安全性仍有很大疑慮。
日本福島核一廠排放核廢水入海計畫,在日前獲得日本官方機構原子能規制委員會認同沒有安全問題,讓東電決定在6月上旬開始就會動工建設處理汙水的設備。而在日本311地震發生超過11年後,東京都政府也重新評估首都直下型地震的推測數據,預計在最糟的情況下會有約6千100人死亡。
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在18日抵達日本和日本的經濟產業大臣會談,更將前往福島,針對日本排放核廢水的計畫進行評估和結論。而在同一天,日本核監管機構,也批准了在2023年春天要開始排放核廢水計畫,但附近國家都很擔心會汙染到海洋資源,在福島的7成民眾也反對計畫。
為檢驗日本福島核廢水稀釋排入大海的安全性及過程,聯合國國際原能總署(IAEA)組成跨國專家團體,14日至日本現勘。經過5天實地審查,今(18)日召開記者會,肯定福島核廢水排放的前置作業工程。不過當地居民擔心,外界對福島食品安全仍有疑慮,希望IAEA提供更多具體證據,說服民眾。
日本打算在2023年4月將稀釋後的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遭到鄰近國家提出抗議。由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組成的專家團隊已抵達日本,今明兩天將赴福島電廠實地審查,最快18日會召開記者會說明。
日本311福島核災超過十年,東京電力公司21日向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申請建造海底隧道,排放儲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廢水,目標在2023年春天開始排放,中國22日表態強烈反對。
日本福島核一廠的核廢汙水,決定經過稀釋後,2023年起排放到海洋,引起鄰近國家抗議。國際原子能總署組織了專家團隊,前往日本勘查排放計畫,並進行全面性的審查,包括中、韓兩國的專家,都將全程參與安全性評估。日本福島發生311核災後,因為每天新增的核廢水太多,儲存筒槽空間已經快用完。日前決定把稀釋後的核廢水,從2023年開始排放到大海,引起中國跟南韓憂心汙染海洋而抗議,漁業團體也強烈反對。對此,IA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