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1號邊坡屬C級仍崩塌 王國材裁示擴大監測

國道1號發生崩塌的邊坡,目前在高公局列管隸屬於C級,沒有明顯不穩定,卻仍發生崩塌。對此高公局強調,因天候導致崩落速度太快,雖然來不及在第一時間示警,但是當初對於C級邊坡管理的設計是就算崩落,也不會影響到主線道。這次土石也僅蔓延到路肩。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因應極端天氣,要檢討邊坡監測範圍是否要再擴大。

民代調出資料,發現國道4號發生崩落意外的邊坡,10月18日才因當地降雨達豪雨等級進行特別巡查作業,技師現場勘查後,沒有發現明顯缺失或不穩定,而該處邊坡設置的28支監測儀器,今年數值也都在標準內,卻仍然發生意外。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說道,「特別巡查跟相關的監測都表示,C級邊坡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還是發生了這樣的狀況,這讓民眾擔憂。」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看起來這次的走山事件,我們的預警系統沒有辦法,達到真正預警的效果。」

高公局長趙興華回應,「跟委員報告,基本上我們的邊坡保護,C級的部分,我們是說不會讓它發生到像3.1K那個走山的那種狀態,不會像12年前那個狀態。所以它這部分的影響,只到那個外側的部分。」

根據高公局監測資料顯示,全國道目前2千多處邊坡都沒有A級或B級的不穩定邊坡,其中超過7成5都是穩定邊坡,另外23%是屬於沒有明顯不穩定的C級邊坡,都有加裝監測儀器。這次發生意外的,就屬於沒有明顯不穩定C級,但是位在順向坡,下雨容易滑落。交通部長王國材認為,因應極端天氣,可以來全面檢視,對於這類邊坡,是否要再擴大監測範圍?

王國材指出,「整個邊坡的偵測範圍可能要擴大,比如說在順向坡的上緣,可能也要做一些偵測,這次算是很突發的狀況,但是我們必須也要澈底檢討。」

王國材表示,過去是在邊坡下緣偵測,但是若邊坡進水區很大,就要考慮將偵測範圍擴大,順向坡上緣也要偵測。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