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研究大突破 北榮創全球先例找到MDS關鍵生物標記
賴淑敏 陳信隆/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癌症研究又有重大突破!台北榮總跨國研究創全球先例,首度找到「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簡稱MDS的關鍵生物標記。只要偵測「癌基因SALL4」濃度高低,就可得知治療成效,未來可作為藥物治療成效的依據,而這項新發現,日前已被刊登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有些長者因貧血或血小板低下,身體常不明原因瘀青,在體重下降等情況求醫,檢查才確診是「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簡稱MDS。雖然現在有去甲基化標靶藥物治療,但血癌細胞依舊無法完全被抑制,還是會復發,平均存活率2年。台北榮總跨國研究創全球先例,首度找到關鍵生物標記,只要偵測「癌基因SALL4」濃度高低,就可得知治療成效。
台北榮總血液科醫師劉耀中表示,「在診斷治療後,若SALL4濃度比診斷時能上升2倍以上,會有比較不好的結果。」
研究團隊說明,MDS是一種血液疾病,又稱為「血癌前期」,雖然造血細胞中的癌細胞尚未達20%,但已影響骨髓造血功能。跨國研究發現,患者使用去甲基藥物,仍無法完全抑制癌細胞生長,有3到4成患者會啟動致癌基因SALL4,不過當SALL4表現下降時,反而整體存活率提高,兩者死亡風險倍數可相差3到6倍。最特別的是,不僅在MDS發現,在其他癌症組織中也都能發現。
劉耀中指出,在其他肝癌乳癌、大腸癌、肺癌或是卵巢癌,其實都有可能發現,病人在診斷時,SALL4表現會偏高。
根據統計,國內MDS盛行率約10萬分之5,每年新增800到1000名患者,平均確診年齡為70歲,未來研究團隊還計畫與國外合作,希望能開發新一代藥物,嘉惠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