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高雄輕軌今試營運至愛河之心 輕軌成圓預計明年完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雄輕軌二階美術館段C20到C24站,今(5)日下午正式通車試營運,由於C24愛河之心站將與捷運紅線凹子底站交會,可望帶動高捷整體運量。目前高雄輕軌客群仍是以觀光客為主,去(2021)年本土疫情爆發後運量幾乎腰斬,專家建議應該提升接駁的便利性,吸引更多通勤族搭輕軌。

彩繪著高雄捷運貓站長蜜柑圖像的輕軌列車,緩緩駛過綠意盎然的龍貓隧道。高雄輕軌二階美術館段C20到C24站5日下午通車試營運,市長陳其邁參加通車儀式時強調,輕軌成圓是為實現交通平權。

陳其邁指出,「輕軌的路線不只有聯合醫院,試想假如說我們輕軌沒有成圓,有一些人他可能行動不方便,也沒有辦法因為年紀或其他的原因,沒有大眾運輸工具可以使用。」

高雄輕軌自2017年一階先開通後,搭乘客群以遊客為主,民眾擔憂疫情減少出門觀光,也讓運量受創。高雄市民說道,「我也是觀光才會出來(搭乘),上班不順路。」

去年4月日均運量10萬人次以上的輕軌,5月本土疫情爆發直接下挫到5萬8千多人次,這兩年只有疫情趨緩及燈會等大型活動舉辦時運量才回升。如今美術館段開通,C24愛河之心站將與捷運紅線凹子底站交會,學者預期對帶動觀光運量有一定效果,通勤部分則須要加強中間接駁的便利性。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表示,「怎麼樣看中間的接駁能夠轉乘的更方便、便利,甚至我們還會有更明顯的優惠,讓整體的旅行時間跟旅行的成本都能夠更下降,這樣的話才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們的通勤通學的運量。」

輕軌成圓最後一哩路,剩下預計明年完工的大順路段,但由於大順路車流量大,車道縮減後,未來輕軌通車的交通狀況也是一大挑戰,學者也建議可透過調整路口號誌,減輕輕軌對大順路的影響程度。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