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福島核廢水排海工程動工 日韓民眾仍有疑慮

(圖/美聯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排海工程在4日正式動工,工程人員已著手挖掘隧道,將視天候條件排放核廢水入海,最晚會在明年夏天啟動。但除了日本民眾,鄰國韓國也持續抗議,認為安全性仍有很大疑慮。

根據《NHK》報導,有關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排放入海相關工程,4日已正式動工,依據天氣條件,排水入海時間最晚可能是明年夏天。

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反應爐停機後仍需要冷卻,用來冷卻的水以及滲入反應爐中的地面與地下水,成為受輻射污染的核廢水,至今都存放在廠區。東電表示,目前總量已達130萬噸,廠區內設置的1千多座的儲槽,已使用了96%,最快明天夏天就會用盡。

經過約一個月的公眾諮詢期,日本政府於7月正式批准東電制定的排放核廢水入海計畫。東電解釋,汙染水將先經過處理,除去絕大部分放射性核種,但因其中的「氚」無法去除,因此會再以海水稀釋處理過的水,把氚濃度稀釋到日本政府排放標準的1/40以下後,透過水下隧道,排放超過100萬噸的核廢水。

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推動公司代表小野明說:「(社會)出現了關於對風評影響的疑慮,以及要求公開安全性相關資訊等很多的意見,盡力持續向關係人士說明,非常地重要。」

然而7成的福島漁民和居民,以及2成的日本民眾,認為東電沒有說明清楚就開工動土。韓國民眾也憂心汙染海洋。

日本抗議者表示,「其他還有提出『在陸地固化掩埋』等許多方案,但針對那些感覺沒有評估,也沒有說那些方案行不通,就決定排放入海,我覺得非常不合理,也因此反對。」韓國抗議者則認為,「(排放核廢水)會破壞全世界(韓國)國民的生命和安全,也可能剝奪人類的未來,是個重大的犯罪。」

今年2月,聯合國國際原能總署IAEA曾組成包括中國、韓國和美國的跨國專家團體,到福島勘查,並檢驗核廢水和稀釋排入海的安全性跟過程。4月IAEA發表結果,認為東電的計畫,包括設備的設計和處理的順序符合國際的安全基準。

但針對核廢水則指出,需要明確定義其性質和狀態,以便取得大眾的理解。緊接著5月,IAEA署長葛羅西親赴福島,視察廢爐作業的進度,以及排放核廢水的準備狀況。葛羅西表示,IAEA會基於這次的視察,以及專家提出的調查團報告,在排放之前公布檢證結果。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