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26間科教場域 盼培育學生科技素養能力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全世界都逐步朝向數位化發展,在這段過程中,資訊和科技教育的扎根顯得格外重要。以新北市來看,在國小到高中階段,整合了科技中心、程式體驗中心等26間科技教育場域,還邀集產業界投注資源,希望能培育各階段學生的科技素養和能力。
瞄準目標,直線前進,立刻就能把寶特瓶收回來,這是由樟樹實中的國高中學生團隊所打造的無人淨灘車。
新北市樟樹實中資訊科學生林泰翔說:「我們C語言的部分,我們有先寫好在方塊裡面,那這樣把方塊像積木這樣組起來,它也可以做出程式的動作,去尋找顏色比較突出、比較明顯的,去判斷它是不是垃圾。」雖然目前只能以顏色來辨識垃圾,但團隊未來還會再延伸,讓淨灘車能分出其他物件。
而想為環保貢獻心力,另一個團隊則設計出一台AI資源分類回收裝置。
新北市樟樹實中資訊科畢業生錢涵茹說:「我們是使用Python去寫這套,把模型放在這個辨識區,然後拍攝很多很多張照片,儲存在後方的資料庫,當它辨識成功之後,會輸送至正確的回收籃中。」
利用AI圖片辨識和重量感測元件,這項發明能提升回收精準度,還獲得高雄國際發明展的獎項,期待未來能推廣到全台校園。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科技能力,雖然看起來很技術,可是它其實是,已經是非常關鍵的能耐,單單打造我們這些相關科技(硬體設備),已經投入30億左右。」
台師大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教授張玉山表示,「產官學的合作、科技素養,是我們下一代非常重要的競爭能力。」
面對全球化的數位浪潮,科技和資訊教育成為新世代發展關鍵。新北市整合各校的科技中心、程式體驗中心等26間科技教育場域,希望能讓國小到高中階段的學生,享有科技素養和能力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