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保署嘉義守護團隊報喜 孵出3隻鱟寶寶
陳奐宇 許政俊 / 高雄、嘉義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海保署的在地守護團隊「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長期收容照顧成鱟,由於六到九月正值鱟的繁殖期,最近也傳來好消息,有兩對鱟產下近2萬多顆卵,而且已孵化出3隻稚鱟,是當地第一次孵化自然受精的稚鱟。
剛產出的鱟卵遠遠看有點像綠豆,近看會看到胚胎在裡面扭動著,非常可愛。六到九月是鱟的繁殖期,海保署的在地守護團隊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收容照顧的成鱟裡面,有兩對最近產下2萬多顆卵,目前已經孵化3隻,是當地第一次孵化自然受精的稚鱟。
嘉義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蘇銀添表示,「(自然)產卵的受精率其實非常低,今年自然產卵大概有2萬5千顆左右,到目前為止,我們就是挑出來,牠的受精卵大概6百多顆。」
剛孵出的稚鱟體長只有0.5公分、呈現半透明的狀態,不需要餵食,協會表示,剩下的受精卵會陸續在1到3週內孵化,志工也持續守在鱟池邊,照顧著成鱟跟牠們的卵。
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吳龍靜說,「當然影響(孵化)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當然包括了溫度、濕度,還有一些細菌、黴菌的感染等等,這些要素要去克服。」
由於海岸開發造成棲地的破壞,野生稚鱟已經越來越少,只有嘉義好美寮跟新竹香山濕地有發現蹤影,海保署也表示,未來不排除野放這些稚鱟,增加牠們在當地的群族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