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2例病毒量偏低對社區影響不大 境外有5例突破性感染
賴淑敏 蔣龍祥/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新增8例確定病例,包括6例境外移入,另外2例本土個案分布在雙北,皆因陪病採檢確診,指揮中心研判,很可能是久遠的感染,且病毒量偏低,對社區影響不大。此外,疫苗接種後死亡通報出現年齡最小個案,是桃園市15歲高一女學生,本身有神經系統病變史,打完BNT疫苗後21天死亡,家屬已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國內新冠本土疫情,25日週一新增2例本土病例,案16485為20多歲、住在新北市的男性,10月24日因陪病需求採檢才確診,Ct值33,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另一本土個案住台北市,案16486為40多歲男性,10月23日因陪產需求採檢才確診,同樣也是Ct值較高,達37,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案16485在7月跟10月總共接種了2劑AZ的疫苗,那16486的話是在7月底的時候,有接種過1劑AZ的疫苗,因為目前研判起來,都是屬於這個比較久遠的感染,就是非近期的感染,因為他們的病毒量偏低。」
另外也新增一例死亡病例,為80多歲的男性,今年6月發病後確診,7月底解除隔離出院返家,10月初又因身體不適住院,10月22日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他在這段住院的,10/1開始住院的這段時間也有做過多次的採檢,PCR檢測也都是陰性。」
疫苗接種部分,新增7例疫苗接種後死亡通報,包括AZ有2例、莫德納有4例、BNT有1例,其中BNT死亡個案是桃園市15歲女學生,本身有神經系統病變史,打完疫苗後21天死亡,是國內疫苗接種後通報死亡事件中,年齡最小的個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解釋,「9/24接種了BNT,並沒有身體上有不舒服的現象,到10/15上體育課的時候,身體不舒服,後續送到醫院急救,那到院前死亡。」
至於第12期第二階段疫苗預約接種,從25日週一上午10點開放預約,已有77.4萬人完成預約接種BNT第一劑和莫德納第二劑。指揮中心表示,若BNT最後預約人數不足,考慮再加開給意願登記BNT的30歲以上民眾,大約有28.6萬人,目前疫苗人口涵蓋率為67.7%,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95.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