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疫情》屏東枋山案成功登英國《衛報》 板橋幼兒園群聚為何複雜難解?

廖采潔 整理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圖/美聯社)
英國《衛報》5日一篇報導評論屏東枋山案是「迅速、果斷、合作」的成果,與此同時,發生在板橋的幼兒園群聚案,因地處都會區、感染源不明,加上幼童未施打疫苗,種種防疫作為的弱勢,都讓這波群聚案複雜度更高,難以圍堵。

隨著警戒降級,迎來九月開學季前夕,台灣民眾難得在八月底喘一口氣,在稍稍放寬的管制令下配合防疫,出遊聚會。卻沒想到,已席捲全球的Delta變種病毒,此時悄悄突破邊境防線,進入社區。

日前爆發長榮多位機師感染,緊接著出現新北市板橋一幼兒園群聚,截至昨(9)日已累積27名本土案例,並擴及板橋一處社區大樓與非住戶人員。疫情一路向外延燒,雙北多間中小學陸續停班課。

面對強勢來襲的Delta病毒,中央地方都如履薄冰。英國註冊醫師葉庭瑜指出,Delta變種病毒的傳播率高,現已擴及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取代Alpha(英國變種病毒株)成為主流,重症死亡率更是Alpha變種株的兩倍。

不過,這並不是台灣第一次出現Delta病毒擴散的危機。今年六月,Delta病毒首度現蹤於屏東枋山:一對從秘魯返台的祖孫確診,再傳染給家人後又擴及社區,共造成17人感染、1人死亡。

地廣人稀,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枋山村落當時如臨大敵,卻在19天成功防堵疫情,《衛報》在9月5日的報導中評論,「迅速、果斷、合作」是枋山抗疫的致勝關鍵。

回顧屏東枋山群聚案發生過程,6月23日一位白牌計程車司機先確診,屏東縣政府在6月25日實施「軟封村」,將楓港、善餘兩村的所有商店關閉,居民不得外出。隔日兩村村民進行全面篩檢,並向外擴大到鄰近生活圈進行普篩。到了7月2日,超過14000人的PCR結果皆為陰性。

軟封村的這段期間,地方政府為解決居民無法外出購物的民生問題,統一發送物資包給民眾。

成功的屏東經驗能否應用在今日的板橋群聚案?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在8日《有話好說》節目中指出,「病毒已經從家戶到職場、職場到社區的傳播,加上一例醫護人員的突破性感染,比起屏東群聚案複雜程度更高。」

屏東縣政府執行清消工作。(圖/潘孟安臉書)

鄉間村落 vs 都會大樓 人流往來範圍大

其次,枋山與板橋的人口密度與人流狀況不同,枋山的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公里300人,板橋高達2萬4千多人,相距80倍。板橋作為三鐵交通樞紐與人口稠密區,每天都有大量民眾行經來往雙北各區,監測和防堵的難度更高。回顧今年五到六月本土疫情嚴峻時,板橋也是雙北疫情熱區之一。

也因此當板橋區出現Delta群聚事件,地方政府更不敢怠慢,9月8日便清空確診個案所居的社區大樓,篩檢現有住戶785人,9月9日一名曾進出鄰棟大樓的裝修工人確診,也尚在追查是否與這起群聚案有關。至10日止,新北市有16所學校、7369名學生預防性停課。

枋山案速確認傳播鏈 幼兒園感染源至今不明

屏東枋山傳出Delta案例時,傳播鏈相對明確,後來才得以有效匡列可能感染者。如今新北幼兒園群聚案,雖在9月8日公布一波基因定序結果,指出與先前長榮機師來源不同,也尚無法釐清幼兒園的感染源,究竟來自何處。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9月8日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上說,他研判部分幼童還有症狀,可以確定這起群聚案不只來自一波感染。陳秀熙也認為,幼兒園不同確診案例中的Ct值忽高忽低,並出現無症狀高病毒量的個案,凸顯有隱性感染源的存在。

幼童感染兩大難題:疫苗研究不足 NPI難落實

陳秀熙分析,不論是長榮機師還是屏東群聚案都有NPI(非藥物介入措施),像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然而幼兒園教學活動無可避免地會發生近距離接觸,因此加速傳播速度,在NPI難以施行的情況下,如何防範高傳染力的Delta病毒,是個問題。

另一方面,達成群體免疫的關鍵在「疫苗」,但直至今年七月,美國FDA才同意優先審核輝瑞疫苗正式授權,預計九月申請緊急授權。

由於臨床試驗不易,研究進度緩慢,兒童施打新冠疫苗的風險評估難度高,目前全球都沒有合適的疫苗可供12歲以下的族群施打,NPI難落實又無防護力的情況下,保護兒童的防線薄弱。

防堵Delta 疫苗覆蓋率還是關鍵

葉庭瑜醫師分析英國爆發Delta的狀況,指出疫苗可以讓確診、重症、死亡人數控制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兩劑疫苗在面對Delta仍有效果,提升台灣疫苗覆蓋率仍然是當務之急。另外,針對如何盡快撲滅國內的這起Delta火苗,葉庭瑜醫師建議參考英國經驗,不斷地做社區監測、做新的基因定序、擴大篩檢。

台灣當務之急是提升疫苗覆蓋率。(圖/美聯社)

延伸閱讀:

獨立特派員|Delta變種病毒蔓延,台灣如何因應?

有話好說|確定是 Delta!幼兒園群聚 23 例,新北快篩進駐禁內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