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事故車靠窗座椅比走道少2固定螺絲 運安會建議交通部全面檢視

薛宜家 林志堅 莊志成 孟昭權 / 高雄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運安會今天公布蘇花公路的遊覽車撞山壁事故的期中安全通告,指出車輛的座椅和車身的固定方式沒有明定方式,這次的出事車輛,座椅是飛拋出車外,運安會主委楊宏智透露,靠窗邊用來固定座椅鎖緊的螺絲,比靠走道的座椅少兩個,這是否是系統性問題,建議交通部要全面檢視。

騰龍遊覽車撞山後,車身撞破一個大洞,有乘客繫著安全帶隨座椅飛出,不幸罹難。運安會最新調查發現,這輛車的走道座椅和靠窗座椅,固定方式不同,走道座椅是四顆螺絲釘鎖在地面,靠窗座椅一邊由兩顆螺絲釘鎖地面,另一邊也有兩顆螺絲釘,但是以u型夾焊接到車壁。運安會主委楊宏智直指這形同少2個螺絲,專業看來覺得不恰當。

運安會主委楊宏智指出,「從專業上來講,螺絲最好的方式,它會穿到我們的鋼板上面會穿過去,它只是用U型夾夾住,U型夾那兩顆都是在遊覽車車窗下面的部分。」

運安會發出事故期中安全通告,認為現行車輛安全檢測基準,只有測試座椅結構強度和椅背碰撞能量,卻沒有明定車椅和車身固定方式,大客車乘客座椅如果經過改裝,也沒有標準檢查程序。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固定方式與事故原因的相關性,但建議交通部優先檢視曾發生事故的同型車輛,包含107年九月在大埔交流道、109年在陽明山湖山路追撞事故,以及這次在蘇花公路撞山,三款事故車的同款車。

交通部長林佳龍回應,「如果有涉及到遊覽車的權益,我們一定會捍衛他的權利也會保障,但是在這個時間點,我們就必須要做出很斷然的一個(召回)處置。」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一波已通知將召回718輛遊覽車,都是和蘇花公路事故車同公司打造的遊覽車,不過經營遊覽車業30年的業者直言,台灣遊覽車規定要打造樓梯逃生安全門,安全門部分就是結構弱點,這次事故是因為遊覽車最脆弱的安全門部分撞上山壁,車體整個被掀開,但反觀歐規遊覽車僅設置逃生窗,整體結構就會比較穩固。

遊覽車業者馬景仲解釋,「正常車子結構會有這樣子的結構加強,(安全門)這個地方整個就是一個破口,再強的國外車子也是鎖在車身上,整個車身被扯開以後,椅子當然是連車身一起被拋出車外。」

業者也透露,交通部還未釐清事故原因就召回特定廠商打造的遊覽車,引起民眾恐慌,適逢校外教學、村里民國旅旺季,已爆發退單潮,業者調度大亂。旗下有多家打造大車的車體工業同業公會,下午也召開內部會議,對於依法打造車輛卻可能面臨全面召回,讓業者無所適從,研商對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