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團體批評 勞動部去年底函文限縮勞檢陪同權
曹晏郡 張國樑/新北市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勞動部邀請一些工會跟商總、工總等單位,共同討論勞動檢查制度議題。但有不少工會團體指出,勞動部去年底的函文限縮工會的勞檢陪同權,批評這是打壓勞權,要求廢止函釋。
台鐵產業工會秘書長魏豫綾認為,「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的勞檢,其中,有工會陪檢的比率都不到2成,限制一定要是事業單位的人員才可以陪同勞檢。那他(該員工)就要直接面對到雇主在現場的壓力,更不用說有很多公司,它會提供假的資料給勞檢員,(舉例台鐵)台北市政府,他們到了現場以後,發現企業工會陪同,但是有沒有查到違法資料?沒有。」
工會代表指出,運輸業有不少單位無法隨時離開崗位,以台鐵來說,去年勞檢加班費欠發,第一時間沒有找產業工會陪同,就查無不法,但台鐵欠薪早就不是秘密;至於航空業和醫事相關行業的勞檢,也出現疑慮。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理事長曲佳雲表示,「今天這件事的肇因,就是我們公司的長榮航空關係企業工會,當勞工靠山為立場的前提之下,他怎麼會去要求去限縮所謂的陪檢權利呢?」
台北市醫師工會秘書長廖郁雯也說:「483間醫院裡面,只有11間12間的企業工會,陪同檢查的人只能是醫院的員工、醫師、護理師,他們怎麼會有時間放下手邊的病人去陪同勞檢呢?」
勞檢員對於特定行業的排班,或者是專業領域的爭議,不見得樣樣都清楚。工會認為如果不開放產職業工會陪同協助,可能會讓勞檢淪為形式作業。職安署接連兩天,邀集勞團和工總、商總等雇主團體,針對交通、電子通訊,以及醫療相關領域,進行勞檢制度研商,後續將意見蒐集後,作為政策參考。
台北市醫師工會秘書長廖郁雯也說:「483間醫院裡面,只有11間12間的企業工會,陪同檢查的人只能是醫院的員工、醫師、護理師,他們怎麼會有時間放下手邊的病人去陪同勞檢呢?」
勞檢員對於特定行業的排班,或者是專業領域的爭議,不見得樣樣都清楚。工會認為如果不開放產職業工會陪同協助,可能會讓勞檢淪為形式作業。職安署接連兩天,邀集勞團和工總、商總等雇主團體,針對交通、電子通訊,以及醫療相關領域,進行勞檢制度研商,後續將意見蒐集後,作為政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