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顯示 空汙導致人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日本媒體報導,京都大學進實驗,將空氣汙染物質注入實驗小老鼠,結果導致「促進新冠病毒入侵細胞的蛋白質」增加。胸腔科醫師分析,這項實驗確實進一步證實空汙將使人體更容易遭受新冠肺炎病毒感染。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將空汙微粒注射到實驗老鼠的肺部,並把老鼠暴露在大量空氣汙染物中,結果發現,促進新冠病毒入侵細胞的蛋白質增加,意味著更容易遭到新冠病毒感染。胸腔科醫師分析,這再度驗證,空氣汙染使人體呼吸道受損,大幅降低自身對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北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指出:「同時的一個空氣汙染,不但造成免疫力變差之外,ACE2的表現也會受到影響,ACE2一旦他受體量的一個改變,都會使得病毒更容易進入細胞中,所以我們認為空氣汙染的確會跟新冠肺炎的一個嚴重度,會有相關聯性。」

國內週五又新增一起本土個案924,是已經確診的個案839和870的家人,她先前因為家人確診就已經被隔離,在2月1日曾經出現喉嚨癢症狀,4日進行隔離期滿採檢才確診,醫師也建議,因應變種病毒的傳播速度快,指揮中心也可以考慮,在更短時間就進行採檢,有利後續的防疫措施

北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會建議就是說,針對D614G跟L45R的一個同時突變,我們是不是應該修改我們的一個PCR檢驗的一個頻率,是不是從14天變成7天,這樣才能透過CT值的改變,來確認他一個病毒的感染。」

另外針對我國即將取得的第一批AZ疫苗,目前國際間屢屢傳出,可能對長者保護力不足,胸腔科醫師則認為,年齡只是一個粗略的分界,其實要看施打者本身的身體狀況,目前這支疫苗的安全性,在國際間並沒有問題,民眾不需要過度擔心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