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隨著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8日起,也將每天的疫情記者會,改為每週三舉行,但是除了例行記者會,包括7/27國內一口氣新增4起境外移入,截至目前至少有10場臨時記者會都沒有手語翻譯。另外,8月10日,由衛福部長陳時中和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一起簽署台美醫衛合作備忘錄記者會,也沒有手語翻譯員,引發聽障團體的不滿。

8月10日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和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一起簽署台美醫衛合作備忘錄,疾管署直播上看不到手語翻譯員。
衛福部疾管署公共關係室主任曹凱玲說,因為他的防疫的規格非常高,口罩除了保護手語老師以外,也希望這一場把它風險降到最低,所以這一場沒有辦法安排手語老師。

隨著疫情趨緩,從6月8日後,除了每週三的例行記者會,包括7月27日,國內一口氣新增4起境外移入,截至目前至少有10場臨時記者會都沒有手語翻譯。

對此,衛福部疾管署公共關係室主任曹凱玲表示,記者會有分比較重大的,還有一般的記者說明會,會做臨時的記者會,是為了要讓媒體這邊有一點了解,這次發稿主要是針對境外移入的個案,這個部分因為沒有走直播的方式,所以沒有請手語老師。

至於什麼是重大事件?疾管署表示會從記者會議題說明政策、或相關緊急事件等因素來做判斷,與新增境外移入數量無關。聽障團體認為,提供資訊平權的環境,政府責無旁貸。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理事長林哲瑩就說,如果電視有臨時重大記者會、或是例行記者會,一定要馬上提供手語翻譯在畫面上呈現。

同樣的,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秘書長江以文也認為,全場都戴口罩的情況下
手語翻譯員其實在防疫的,就陳部長講的保持安全距離戴口罩的情況,其實翻譯員是不是一定要戴口罩?這可以跟指揮中心討論。

疾管署表示最近有廠商研發,未來手譯員就可以戴透明口罩來翻譯,但是真的能解決臉部表情被擋住的問題嗎?還要觀察聽障者的反應。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在國內已經於103年生效,然而要提供一個讓所有身障者能夠平等參與的環境,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同樣的狀況,在美國由於疫情肆虐,各州記者會都有同時提供手語翻譯和字幕,但是由總統川普主持的記者會卻沒有手語翻譯,遭美國聾人協會提告。

美國聾人協會執行長羅森布拉姆鄭重地宣布,美國聾人協會決定要控告白宮和川普總統,因為他們在有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電視記者會拒絕提供美國手語翻譯員,這威脅到聾人的健康安全。

美國聾人協會指出白宮違反了復健法中的,不能排除任何一名身心障礙者參與社會的機會,尤其是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要求白宮要提供手語翻譯,讓美國數十萬聾人也能了解最新情況。
隨著疫情延燒,也凸顯出資訊平權的重要性。

記者 牛暄文 鄭凱文 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