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頂"收購費率若降低 恐驚影響民眾意願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12月底,經濟部會公告明年,咱厝頂鬥「太陽能枋」發電,這款再生的能源,政府保證欲收幾圓。毋過,民間團體是咧煩惱講,「較細片的厝頂」咧收的金額,可能會閣降低。尤其北部日頭短,民眾若安「太陽能枋」,無定著愛13冬至15冬,成本才有才調回收。
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倡導「綠能屋頂全民參與」,不過根據審定會10月公布的參數,裝置容量在20千瓦以下的小屋頂太陽光電,108年第二期設置成本,每千瓦是60400元,109年第一期是57800元,降幅4.3%,是成本降幅最多的級距,因此民間團體擔心,經濟部將公告明年再生能源的保證收購費率,小屋頂會被下修最多,卻沒考量公民發電的隱形成本。
==綠主張綠電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 黃淑德==
所有成本永遠有很多隱形的成本
不是那個工程報價的成本
你把保險 把中間很多清洗
你必須要的維運
跟你組織要生存
你真的沒有辦法是在10年回本
這是不可能的
民間團體指出,裝置容量1千瓦,約要3坪的屋頂,民眾最容易參與公民發電的裝置容量,多在100千瓦、約300坪以內,民眾在屋頂裝置太陽能板發電,大概要花13到15年,才能回本。民間團體主張,公民電廠建置過程的溝通、民間培力等隱形成本,都應該算進去,否則很難吸引民眾「屋頂種電」。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吳澄澄==
像是全民綠屋頂這樣的計畫
希望讓台灣家家戶戶屋頂
都可以變成發電廠
可是在這樣的政策主軸底下
卻沒有看到台灣普遍存在
這種比較小型案場
如何增加對它開發的誘因
這在政策上是有矛盾的地方
民間團體也呼籲,審定會應該邀請綠能產業、公民電廠背景的專家學者參與,在收購費率訂定上,才有更完整的思考。
記者 黃怡菁 陳柏諭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