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推彈性薪資留人才 年薪最高500萬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協助大專校院,留住優秀的教育人才,教育部比照玉山學者,祭出每人1年最高500萬的彈性薪資方案,希望能延攬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等大獎的大師,持續在國內的頂尖公私立大學任教。目前預計要編列補助金大約3億,最多約3千人可以被加碼。
繼推出「玉山學者」的攬才計畫後,教育部再度加碼,希望留住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總統文化獎等大獎的大師,在國內頂尖公私立大學貢獻所學,近期公布補助優秀人才的彈性薪資作業要點,依規定,給符合的教學或研究人員,1年36萬元以上的彈性薪資,超過36萬部分,教育部補助50%;每年最高彈薪500萬,超過部分,得由校方自籌。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表示,「(三年1聘)他持續這麼優秀,對聘他的這些學校,真的能夠在教學或研究方面有發揮很大的這個加值的作用,其實他可以繼續申請。」
目前,符合申請的學校,包括高教深耕計劃第一部分,補助經費5千萬以上,彈薪支用額度4%以上的學校;或是獲得高教深耕計劃第二部分補助經費,彈薪支用額度10%以上的學校。不過,校長們認為,教育部用心良苦,卻擔心計畫永續性等的問題。

台科大校長 廖慶榮認為,「我的建議是要比較普及,而不是只有少數人,因為任何的一個研究成果,現在都是團隊的力量,而不是少數一、兩個人。」
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說,「除了很少數啦,你說願意放棄國外的工作,回來只為了這樣3年,然後這個薪水相對他來說,也不是很長久的吸引力,那這個確實是一個困難。」
雖然校長們有諸多疑慮,不過,教育部還是希望這些辦學優越的公私立學校,能夠一起攬才、留才,深耕台灣的高等教育。
繼推出「玉山學者」的攬才計畫後,教育部再度加碼,希望留住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總統文化獎等大獎的大師,在國內頂尖公私立大學貢獻所學,近期公布補助優秀人才的彈性薪資作業要點,依規定,給符合的教學或研究人員,1年36萬元以上的彈性薪資,超過36萬部分,教育部補助50%;每年最高彈薪500萬,超過部分,得由校方自籌。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表示,「(三年1聘)他持續這麼優秀,對聘他的這些學校,真的能夠在教學或研究方面有發揮很大的這個加值的作用,其實他可以繼續申請。」
目前,符合申請的學校,包括高教深耕計劃第一部分,補助經費5千萬以上,彈薪支用額度4%以上的學校;或是獲得高教深耕計劃第二部分補助經費,彈薪支用額度10%以上的學校。不過,校長們認為,教育部用心良苦,卻擔心計畫永續性等的問題。

台科大校長 廖慶榮認為,「我的建議是要比較普及,而不是只有少數人,因為任何的一個研究成果,現在都是團隊的力量,而不是少數一、兩個人。」
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說,「除了很少數啦,你說願意放棄國外的工作,回來只為了這樣3年,然後這個薪水相對他來說,也不是很長久的吸引力,那這個確實是一個困難。」
雖然校長們有諸多疑慮,不過,教育部還是希望這些辦學優越的公私立學校,能夠一起攬才、留才,深耕台灣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