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席柯奇, 發現靠近心臟的地方長了惡性腫瘤, 醫師建議他, 最好盡快切除 ,賓州大學辛格赫爾醫生說,「他有個非常大的腫瘤 幾乎有4或5英吋大,大約是兩個拳頭合起來那麼大。」
為了將所有的癌組織、癌細胞都清除乾淨, 席柯奇決定接受實驗性的染色定位療法。
在手術前一天, 透過靜脈注射一種靛氰綠螢光染劑, 這種染劑會集中在腫瘤組織, 手術時在近紅外光的照射下, 腫瘤部位就會呈現綠色螢光反應。辛格赫爾醫生提到,「 在雷射光照射下,現在你可以看出不同處,這個部位是癌症。」
在醫師開刀時, 意外發現席柯奇的肺部也出現螢光綠, 所以一併把這個患部給切除。
辛格赫爾醫師說, 大約十年前,,他便對腫瘤發光的概念深感興趣, 前年底賓州大學的研究團隊, 率先在神經外科的期刊上發表論文, 公布了染色定位腫瘤的技術, 後來陸續在肺癌, 腦癌等癌症病患身上進行測試, 效果獲得美國癌症協會的肯定. 有專家認為,透過這項技術, 既可讓癌細胞無所遁形, 也可避免健康組織被錯認而誤切。
美國癌症協會的雅各伯斯表示,「 對某些癌症來說,不要切除不該切除的部位 ,會比其他癌症來得重要。」
此外有統計顯示, 因為腫瘤手術不徹底, 造成癌症復發的機率 , 約在兩成到五成, 在美國就有1/3的乳癌患者, 因為癌細胞沒切除乾淨,必須二度動刀, 有了染色定位技術, 就可以使這方面的困擾降低。 目前腫瘤染色技術已進入末期測試階段, 未來一旦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使用, 將是癌症患者的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