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古蹟建物 台中推文資建材銀行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中市目前擁有167處的古蹟和歷史建築,為了讓許多門窗、木料、磚瓦等古蹟優良建材,可以妥善回收再利用,文化局著手規畫第一座「文資建材銀行」。
被譽為台灣十大民宅之首的台中潭子摘星山莊,20年前差點遭到拆除,經過搶救和修復,才有現在的樣貌。不過當年有許多建築的磚瓦、木造物件被留了下來,台中市有許多類似的古蹟,文化局已著手規劃「文資建材銀行」,要將這些優良古蹟建材再利用。
台中市文資處長李智富說,
文化資產因為
我們在做修復的時候
一定會有一些材料 它取用下來之後
可能就不會再回到原來的構件上面
但是這個材料是可堪用的
我們只要把它做為稍微的整理的話
我就可以拿到別的工地來做使用
文資處表示,在修復古蹟或歷史建築的過程中,門窗、木料、磚瓦等舊料及雕刻構件,都可能因為毀損被拆下,如果判斷無法修復,未來將送至文資建材銀行,再由專家評估再利用的方式和可行性,對此文史學者認為,要訂定出明確的管理使用規範。
==摘星山莊館長 黃信彰==
我們本身對這個東西的
使用權還有多少 這也就牽涉到說
整個它的倉儲機制
這個銀行機制裡面
它一定有一個如何使用的管理規範
這個管理規範我覺得相當重要
摘星山莊館長表示,「文資建材銀行」的做法很好,不過進行再利用評估時,應該要讓更多專家學者和原管理營運單位參與,利用的機制才能更符合實際的需求,才不會浪費這些寶貴的歷史建材。
邱植培 彭煥羣 台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