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前宣布31項惠台措施,也包括放寬中國醫師資格考試規定、就業條件。國內有醫師認為,這確實會誘想要讀醫的學生。醫界警告,中國對台灣人才早在招手,政府要趕緊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條件。 31項惠台措施當中,有三項跟醫學有關,包括只要在中國就讀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學位的台灣學生,在研究生學習一年後,就可參加考試,並且可在中國申請執業註冊。有醫師說,國內每年大學甄選入學,醫學系幾乎搶破頭,這對非醫學系不讀的台灣學生來說,的確具有吸引力。 皮膚科開業醫師游鴻儒表示,「有些學生在台灣沒有辦法考上醫學系的,也許就有吸引力到大陸去考醫學系,然後在那邊執業。」 醫師表示,雖然中國醫師待遇比台灣醫師差,不過以醫學系全球排名來看,北大、清大、復旦等學校都已超越台大,加上只要取得中國醫師證照,就可到歐美先進國家考當地證照。對此已有醫界提出警告,中國對台灣人才的磁吸效應已經開始,若台灣醫療環境不改變,恐怕會造成醫療人才流失。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當我們自己本身的執業的環境跟條件,如果讓這些年輕人覺得他往大陸去會更有機會的時候,這時候人就自然往大陸去移動。」 洪子仁認為,人才競爭與流動是全球趨勢,面對中國出手搶台灣人才,政府更應該思考,如何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與薪資條件,不要讓醫護過勞悲劇、一再重演,才能避免台灣優秀人才流失更嚴重。 賴淑敏 蔣龍祥 台北報導